A.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 | B.制备少量氨气 |
![]() | ![]() |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 D.干燥氨气 |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
B.CaO与水反应生成碱,且放热,与氨水混合使氨气逸出;
C.NaOH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在小烧杯中称量;
D.氨气与浓硫酸反应.
解答 解: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A错误;
B.CaO与水反应生成碱,且放热,与氨水混合使氨气逸出,则图中装置可制备氨气,故B正确;
C.NaOH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在小烧杯中称量,不能在纸片上称量,故C错误;
D.氨气与浓硫酸反应,应选碱石灰干燥氨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溶液的配制、气体的制备、固体称量、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和水,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 | |
B. | 因为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
C. |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 |
D.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Fe(OH)3胶体,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 |
E. | 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从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 |
F. | 向新制的FeSO4溶液中滴入适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个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是:浅绿色溶液→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 |
G. | 为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先加氯化钡后加碳酸钠,最后加盐酸后过滤 | |
H. |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即可将NaOH固体放在白纸上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石灰溶于水;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 |
B. | 稀释浓硫酸;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熔化 | |
C. |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 |
D. | 工业煅烧石灰石;化石燃料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 |
B. | W克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frac{W}{a{N}_{A}}$ mol | |
C. | W克该原子中含有$\frac{W}{b}$个该原子 | |
D. | 由已知信息可得:NA=$\frac{1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SO42-+H++Ba2++OH-=BaSO4↓+H2O | |
B. | 碳酸氢钠水解:HCO3-+H2O=CO32-+H3O+ | |
C. | 氯气和水反应:Cl2+H2O=2H++Cl-+ClO- | |
D. | 用铂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蒸发皿中放入NaCl溶液,加热、蒸发得到NaCl晶体 | |
B. | 用1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 |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 |
D. | 用1 000 mL容量瓶配制450 mL 0.1 mol•L-1的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