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 |
B. | 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类 | |
C. | 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 | |
D. | 左边电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 |
分析 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不一定为糖类,如甲醛、乳酸、乙酸乙酯等物质,形成原电池时,微生物所在电极区发生氧化反应,Cm(H2O)n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MnO2被还原生成Mn2+,为原电池的正极,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
解答 解:A.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H+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A错误;
B.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不一定为糖类,如甲醛、乳酸、乙酸乙酯等物质,故B错误;
C.微生物所在电极区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左边为MnO2被还原生成Mn2+,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方程式为MnO2+4H++2e-═Mn2++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 |
B. | 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 |
C. |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 |
D. |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HCl NaOH BaCl2Na2SO4 | B. | H2SO4 Ba(OH)2K2SO4Ba(NO3)2 | ||
C. | H2SO4Ba(OH)2Na2SO4BaCl2 | D. | H2SO4NaOH BaCl2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
B.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 |
C. | 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 |
D. |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熔融CaF2-CaO 换成Ca 处理也可以达到相同目的 | |
B.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 | |
C. |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 的总量减少 | |
D. | 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 电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2=CH2+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Cl 加聚反应 | |
B. | CH3COOH+CH3CH2OH $?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 |
C. |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 |
B. | 当镀铜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 |
C. | 铁制品长期与氯化铵溶液接触,易发生吸氧腐蚀 | |
D. |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