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双安妥明的结构可知,合成双安妥明的物质为HOCH2CH2CH2OH、
,G的分子式为C3H4O,经过系列反应生成I,根据C原子数目可知I为HOCH2CH2CH2OH,则F为
.G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CHO,且1molG能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还含有C=C双键,故G为CH2=CH-CHO,H为HOCH2CH2CHO.D与苯酚钠反应生成
,由转化关系、结合反应信息可知E为BrC(CH3)2COOH,则D为CH(CH3)2COOH,C连续氧化生成D,故C为CH(CH3)2CH2OH,A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56,且支链有一个甲基,且与HBr在过氧化物条件下生成B,B转化得到C,则A为C(CH3)2=CH2,B为CH(CH3)2CH2Br,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由双安妥明的结构可知,合成双安妥明的物质为HOCH2CH2CH2OH、
,G的分子式为C3H4O,经过系列反应生成I,根据C原子数目可知I为HOCH2CH2CH2OH,则F为
.G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CHO,且1molG能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还含有C=C双键,故G为CH2=CH-CHO,H为HOCH2CH2CHO.D与苯酚钠反应生成
,由转化关系、结合反应信息可知E为BrC(CH3)2COOH,则D为CH(CH3)2COOH,C连续氧化生成D,故C为CH(CH3)2CH2OH,A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56,且支链有一个甲基,且与HBr在过氧化物条件下生成B,B转化得到C,则A为C(CH3)2=CH2,B为CH(CH3)2CH2Br.
(1)由双安妥明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23H28O6,故答案为:C23H28O6;
(2)A的结构简式为C(CH3)2=CH2,故答案为:C(CH3)2=CH2;
(3)反应B→C发生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G→H是CH2=CH-CHO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OCH2CH2CHO,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加成反应;
(4)反应“F+I→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能与FeCl3溶液显色,说明含有酚羟基,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3molNaOH,则另一个取代基为-OOCCH(CH3)2或-OOCCH2CH2CH3,分别存在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则符合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
故答案为:6;
(6)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CH2CH2OH,连续氧化生成CH3CH2CH2COOH,再与Br2/红磷作用得到CH3CH2CHBrCOOH,最后与
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要求学生对给予反应信息进行利用,根据双安妥明的结构特点分析合成的原料,再结合正推与逆推相结合进行推断,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有较高的要求,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乙烯 的制备 | 试剂X | 剂Y | |
A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 H2O | KMnO4酸性溶液 |
B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 H2O | Br2的CCl4溶液 |
C | 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KMnO4酸性溶液 |
D | 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 NaOH溶液 | Br2的CCl4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古文记载 | 对应的化学知识 | |
A | 谚语:“雷雨发庄稼” | 放电条件下,氮气茎干一系列变化可以转化为氮肥 |
B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碘的升华 |
C | 《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
D |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 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B,同时生成3amolA | |
B. |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 |
C. | 单位时间内消耗3amolA,同时生成4amolC | |
D. | 3v(A)=v(B)=4v(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白色喷泉 | |
B. | 如图2所示的两套装置均可制备NH3(不考虑净化和收集) | |
C. | 称取2.5gCuSO4•5H2O,放入100mL容量瓶中,配制0.10mol•L-1CuSO4溶液 | |
D. | 除去NaHSO3溶液中的Na2SO3,可加入Ba(OH)2溶液后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