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气态烃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B.B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向试管中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硫酸铜溶液,振荡后加入2mL10% B溶液,加热.写出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分析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B,B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B为葡萄糖(C6H12O6),气态烃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乙醇,所以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够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据此分析.

解答 解: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B,B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B为葡萄糖(C6H12O6),气态烃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乙醇,所以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够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2)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够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砖红色沉淀;
(3)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以及化学方程式书写、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有机反应现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官能团确定物质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m g某气体,由双原子分子构成,摩尔质量为M g•mol-1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m}{M}$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frac{2m{N}_{A}}{M}$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frac{22.4m}{M}$L.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frac{M}{22.4}$g/L.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m}{MV}$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电化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原电池一定是负极材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电解池中的阳离子则移向阴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CO2B.CaOC.K2SO4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NaAlO2溶液与NaHCO3 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AlO2-+HCO3-+H2O═Al(OH)3↓+CO32-
(3)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写出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2)Fe(OH)3胶粒直径在1nm至100nm之间,能证明Fe(OH)3胶体粒子小于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事实是Fe(OH)3胶体能透过滤纸.
(3)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是棕黄色的液体
B.可用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
C.通电后Fe(OH)3胶粒定向移动而导电,所以Fe(OH)3胶体是电解质
D.向该液体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1=-116kJ•mol-1
①已知:2CO(g)+O2(g)═2CO2(g)△H2=-566kJ•mol-1;2H2(g)+O2(g)═2H2O(g)△H3=-484kJ•mol-1.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3/2O2(g)=CO2(g)+2H2O(g)△H=-651kJ•mol-1
②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
A)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270℃.
B)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4L2•mol-2.(写明单位)
③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0min5min10min
CO0.10.05
H20.20.2
CH3OH00.040.05
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增大H2的浓度;且该条件所改变的量是增大了0.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A、C、E、G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单质,其中G呈黄绿色.E在G中燃烧发生苍白色火焰,F的焰色反应显黄色,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K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Fe3O4
(2)F的电子式为
(3)写出常温下G与F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4)写出G与J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