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物质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熔融的氯化镁B.饱和食盐水C.固态二氧化碳D.液态氯化氢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和酒精等;导体之所以能导电在于其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导电物质有金属、电解质(溶解或熔融状态导电,包括酸、碱、大部分盐、金属氧化物)、石墨等特殊物质.

解答 解:A、熔融氯化镁是电解质,发生电离能导电,故A错误;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是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此种状态下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本身不能电离出乱子,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导电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注意概念的理解并抓住化合物来分析,明确导电的原因来解答,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容量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温度/℃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H2) 
 
c(CO) c(CH3OH) c(CH3OH) 
400  0.20 0.10 00.080 
 400 0.40 0.20 0 
 500 00.10 0.025
A.该方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_{6}^{18}$O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D.基态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含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变化复杂.
现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己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①NO+NO2+2OH-═2NO2-+H2O,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EDB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的干扰.
(3)在关闭弹簧夹,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实验确认有NO的现象是D中刚开始为无色,通入O2后变为红棕色.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NO2+H2SO4(浓)=Na2SO4+NO↑+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用“>”、“<”或“=”表示),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
(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C,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增加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的有机物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Na、NaOH、Na2CO3反应,消耗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1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M、N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到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电解后测定电解质溶液,其H+浓度无变化.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
A.两个电极均为铁片,M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NaOH溶液
B.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H2SO4溶液
C.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的Ba(NO32溶液
D.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的H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溶液中加入HNO3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有SO42-
B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有血红色溶液生成溶液中含有Fe2+
D向硫酸铜溶液中持续滴加氨水溶液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后溶解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了[Cu(NH34]2+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反应过程中新形成的化学键中无(  )
A.离子键B.配位键C.非极性共价键D.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