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为验证氯气的性质,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试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小组同学用KMnO4晶体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其化学方程式为:KMnO4+HCl(浓)→KCl+Cl2↑+MnCl2+H2O (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而Mn 元素被还原.
(2)配平上述反应:
2 KMnO4+16 HCl(浓)═2 KCl+5 Cl2↑+2 MnCl2+8 H2O
(3)c处湿润蓝色石蕊试纸会先变红后褪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4)e处滤纸的实验现象是:血红色,写出氯气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5)上述反应若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L的氯气,则转移电子为5mol.

分析 (1)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结合电子、原子守恒配平;
(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具有酸性、漂白性;
(4)e处发生2Fe2++Cl2=2Fe3++2Cl-,铁离子遇KSCN溶液为血红色;
(5)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L的氯气,n(Cl2)=$\frac{56L}{22.4L/mol}$=2.5mol,结合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

解答 解:(1)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Mn元素被还原,故答案为:Cl;Mn;
(2)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故答案为:2;16;2;5;2;8;
(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具有酸性、漂白性,则处湿润蓝色石蕊试纸会先变红后褪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故答案为:变红;褪色;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4)e处发生2Fe2++Cl2=2Fe3++2Cl-,铁离子遇KSCN溶液为血红色,则e处滤纸的实验现象是血红色,故答案为:血红色;2Fe2++Cl2=2Fe3++2Cl-
(5)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L的氯气,n(Cl2)=$\frac{56L}{22.4L/mol}$=2.5mol,转移电子为2.5mol×2×[0-(-1)]=5mol,故答案为:5mol.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与现象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反应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来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
B.可采用滴加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者放出的CO2
D.通过称取a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经充分加热冷却后恒重bg能够测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  )
A.NH3的结构式为:B.NH4Cl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石膏(CaSO4•2H2O)B.硫铁矿(FeS2
C.纯碱(NaHCO3D.芒硝(Na2SO4•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H中,A元素在宇宙中含量最丰富,B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目相同.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为d区元素,其外围电子排布中有4对成对电子,H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它层均已充满电子.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Ⅷ族.
(2)六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O,前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Ni(写元素符号).C元素与元素氟能形成C2F2分子,该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
(3)配合物E(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该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比为1:1.
(4)H单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原子采取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若已知H原子半径为r pm,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为M,用相应字母表示:
①该原子的配位数为12.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M×1{0}^{30}}{4\sqrt{2}{r}^{3}{N}_{A}}$g/cm3
③H原子采取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frac{\sqrt{2}π}{6}$×100%(用含π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H2O2和MnO2.检查C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看到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在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②④(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   ④热稳定性   ⑤与氧气反应
图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b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③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尾气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共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 CO2(标准状况)和4.5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
A.CH4和C3H6B.CH4和C2H4C.CH4和C3H8D.CH4和C4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