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能与Fe3+作用,且可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有(  )
①SCN-  ②Fe  ③Fe2+  ④I-  ⑤H2S  ⑥OH-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分析 要证明Fe3+具有氧化性,必须所加微粒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加入的微粒作为还原剂,来解题.

解答 解:在①SCN-、②Fe、③Fe2+、④I- ⑤H2S、⑥OH-六种微粒中只有②④⑤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反应分别为:Fe+2Fe3+=3Fe2+、2I-+2Fe3+=2Fe2++I2、H2S+2Fe3+=2Fe2++S↓+2H+,而且这三个反应中Fe、I-、H2S都作还原剂,说明Fe3+具有氧化性,OH-与Fe3+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熟练掌握铁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BCD
物质名称氯气小苏打二氧化硅氧化铁
用途制漂白粉治疗胃酸过多制半导体材料用作红色涂料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高温下可以分解,其水溶液叫氢硫酸(二元弱酸,较强还原性).
(1)用30% FeCl3溶液作吸收液能吸收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2FeCl3+H2S═S↓+2FeCl2+2HCl,废吸收液经电解可循环使用.
①该反应中H2S显d(填字母代号).
a、不稳定性    b、弱酸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②检验废吸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适宜试剂是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
③强酸性的废吸收液电解可生成FeCl3和一种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Cl2+2HCl$\frac{\underline{\;电解\;}}{\;}$2FeCl3+H2↑.
(2)已知:H2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2.现测得某温度下,H2S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表示H2的曲线是A(填“A”、“B”或“C”).
②生成硫蒸气的分子式为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硝酸.

(1)B中试剂为水,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2)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预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A.
 
(4)已知2NO2(g)?2NO(g)+O2(g)△H
NO2(g)$\stackrel{931kJ/mol}{→}$N(g)+2O(g)
NO(g)$\stackrel{628kJ/mol}{→}$ N(g)+O(g)
O2(g)$\stackrel{493kJ/mol}{→}$ 2O(g)
①计算反应的△H=+113kJ/mol.
②请解释高温下,氨气与氧气反应难以生成NO2的原因2NO2(g)?2NO(g)+O2(g)△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NO2的分解,因此难以生成NO2
(5)控制氨气和氧气的比例是制备硝酸的关键.
①当比例不合适时,A中不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还伴有白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烟产生的原因2NO+O2=2NO2,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
②欲使氨气尽可能完全转化为硝酸,理论上n(NH3):n(O2)的最佳比例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C12+2Br-→2C1-+Br2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SO42-+Ba2+→BaSO4
D.醋酸和碳酸钙反应:2H++CaCO3→C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向20mL 0.1mol/L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略小于10-3mol/L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完全中和
D.滴定过程中溶液中的n (CH3COO-)+n(CH3COOH)的和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别MgCl2、FeCl2、AlCl3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AgN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K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合成环己酮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环己醇、环己酮、饱和食盐水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
环己醇161.1(97.8)0.962 4能溶于水
环己酮155.6(95)0.947 8微溶于水
饱和食盐水108.01.330 1
100.00.998 2
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1)酸性Na2Cr2O7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H<0,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实验中通过装置B将酸性Na2Cr2O7溶液(查资料可知Cr是重金属元素,具有致癌性)加到盛有环己醇的A中,在55~60℃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
①如何滴加酸性Na2Cr2O7溶液打开分液漏斗上边的玻璃塞,(或含有铬元素的物质)拧开下边的活塞,缓慢滴加,用漂粉精和冰醋酸代替酸性Na2Cr2O7溶液也可氧化环己醇制环己酮,用漂粉精和冰醋酸氧化突出的优点是避免使用有致癌危险的Na2Cr2O7(或避免使用含有致癌性铬元素的物质).
②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环己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恒沸物一起蒸出.
(2)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蒸馏,收集151~156℃馏分,b.过滤,c.在收集到的馏分中加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d.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水.
①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cdba(填字母).
②上述操作b、c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分液漏斗.
③在上述操作c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减小产物的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固体A为Fe2O3,试剂X为NaOH溶液,溶液2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HCO3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
(3)反应①~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④(填序号).
(4)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为40.8%,则要使1t铝土矿中的Al2O3全部溶解,理论上至少需要X的质量为0.3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