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溶液X可能由K+、Mg2+、Cu2+、Ag+、Ba2+、Al3+、Fe2+、AlO、CO
、SO
、I-、SiO
、MnO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实验确定了其组成。
(1)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观察溶液:无色透明 | ①原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
Ⅱ.取适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硝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溶液 | ②原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
Ⅲ.在Ⅱ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A | ③原溶液中还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Ⅳ.在Ⅲ所得溶液中再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加热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B | ④白色沉淀B中一定含有_____ 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实验步骤Ⅳ中开始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有____________。
(3)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B的成分,取一定量经洗涤后的B与Y溶液反应,白色固体的物质的量与Y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Y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氢氧化铝电离出H+比碳酸氢钠电离出H+更难。根据上述推断,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氢钠稀溶液至过量,按先后顺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最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Ⅰ.溶液无色透明,说明有颜色的离子MnO、Fe2+、Cu2+不存在。Ⅱ.加入过量的硝酸,产生气体并得到无色溶液,推知一定存在CO
,则能与CO
反应的离子Mg2+、Ag+、Ba2+、Al3+都不存在;由于I-、SiO
能与硝酸反应分别生成I2(使溶液呈黄色)、H2SiO3白色沉淀,所以它们也不存在。Ⅲ.碳酸氢铵先与过量的硝酸反应,然后与铝离子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逆推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知,溶液中只有一种阳离子K+存在。Ⅳ.在Ⅲ所得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铵和硝酸铵,刚开始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时,发生反应:2NH4HCO3+Ba(OH)2(少量)===BaCO3↓+(NH4)2CO3+2H2O。仅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所以,白色沉淀B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2)碳酸氢铵中铵根离子结合OH-的能力比碳酸氢根离子的弱,所以,碳酸氢根离子优先与OH-反应生成CO
,CO
再结合Ba2+生成白色沉淀。(3)从图像上看,白色固体部分溶于Y溶液,碳酸钡溶于盐酸或硝酸,0.5 mol固体B中含0.2 mol BaSO4、0.3 mol BaCO3。(4)原溶液中存在K+、AlO
、CO
、SO
,滴加硫酸氢钠溶液,相当于滴加强酸,由于氢氧化铝电离出H+比碳酸氢钠电离出H+更难,所以优先生成氢氧化铝;又因为Al3+与CO
、HCO
不能大量共存,CO
转化成CO2之后,Al(OH)3又与H+反应。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气泡,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
答案 (1)①Cu2+、Fe2+、MnO ②I-、SiO
、Mg2+、Ag+、Ba2+、Al3+ CO
③AlO
、K+ Al3++3HCO
===Al(OH)3↓+3CO2↑ ④BaCO3 BaSO4
(2)Ba2++2OH-+2HCO===BaCO3↓+CO
+2H2O (3)HCl(或HNO3) BaSO4和BaCO3,且
=
(4)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气泡,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 Al(OH)3+3H+===Al3++3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若 X 为碳棒,开关 K 置于 A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 X 为锌棒,开关 K 置于 A 或 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 X 为锌棒,开关 K 置于 B 处时,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若 X 为碳棒,开关 K 置于 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
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98 K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①N2(g)+O2(g)2NO(g),K=1×10-30;
②2H2(g)+O2(g)2H2O(g),
K=2×1081 mol-1·L;
③2CO2(g)2CO(g)+O2(g),K=4×10-92 mol·L-1
则常温下,NO、H2O、CO2这三种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
B.1.0 mol·L-1的NaAlO2溶液:Cl-、HCO、K+、Ba2+
C.1.0 mol·L-1的FeCl2溶液:NO、Na+、K+、ClO-
D.澄清透明的溶液:Cu2+、SO、Mg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自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起征燃油税。减少汽油等成品油的使用是这次税费改革的目的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将石油蒸馏得到汽油,发生了化学变化
B.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
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
D.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会增加空气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NaBH4中H为-1价)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