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一个恒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2M(g)?N(g)+P(g),若N、P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M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800 1.0 0.800.67  0.57 0.50 0.50 0.50
 800 c1 c2 0.50 0.50 0.50 0.500.5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I中,50min时,N的浓度为0.25mol•L-1,0~50min内,以P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5mol/(L.min).
(2)在实验Ⅱ中,若10~20min内,v(N)=0.10mol•L-1,则c2=0.7mol•L-1
(3)对比两个实验,推测实验Ⅱ中M的初始浓度c1=1.0mol•L-1,反应经20minM的浓度不再变化,可推测实验Ⅱ中还隐含的条件是实验Ⅱ使用催化剂.
(4)上述实验中,反应达到限度后,M的转化率是50%.

分析 (1)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大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的浓度;根据v=$\frac{△c}{△t}$计算v(P);
(2)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大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消耗M的浓度,再计算c2
(3)实验I、Ⅱ平衡时M的浓度相等,二者为完全等效平衡,则起始时M的浓度相等,实验Ⅱ到达平衡时间更短,反应速率快,应是使用催化剂;
(4)M的转化率=$\frac{M的浓度变化量}{M的起始浓度}$×100%.

解答 解:(1)50min时△c(M)=(1-0.5)mol/L=0.5mol/L,则c(N)=$\frac{1}{2}$△c(M)=0.25mol/L,由方程式可知c(P)=c(N)=0.25mol/L,则0~50min内以P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P)=$\frac{0.25mol/L}{50min}$=0.005mol/(L.min),
故答案为:0.25;0.005mol/(L.min);
(2)浓度变化量之比大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消耗M的浓度为2×0.10mol•L-1=0.20mol•L-1,则c2=0.5+0.2=0.7,
故答案为:0.7;
(3)实验I、Ⅱ平衡时M的浓度相等,二者为完全等效平衡,则起始时M的浓度相等,则c1=1mol•L-1,实验Ⅱ到达平衡时间更短,反应速率快,应是使用催化剂,
故答案为:1.0;实验Ⅱ使用催化剂;
(4)到达平衡后△c(M)=(1-0.5)mol/L=0.5mol/L,则M的转化率=$\frac{0.5mol/L}{1.0mol/L}$×100%=50%,
故答案为:50%.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可以利用平衡常数不变判断实验Ⅱ中M的起始浓度,注意平衡常数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聚酯增塑剂广泛应用于耐油电缆、煤气管、防水卷材、电气胶带;耐油耐汽油的特殊制品等.聚酯增塑剂G及某医药中间体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1)A的名称(系统命名):1,2-二氯丙烷,H的分子式为C8H12O3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④是氧化反应.
(3)G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H3CHClCH2Cl+2NaOH$→_{△}^{水}$CH3CHOHCH2OH+2NaCl.
(5)C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种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利用以上合成路线的信息,以甲苯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下面有机物(无机试剂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A、B在同一周期,A+、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C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强
B.同周期元素中A的金属性最强
C.原子半径:A>B,离子半径:A+>C-
D.A、B、C的简单离子中,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工厂的镀铜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一离子,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该厂拟用如图流程进行废水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可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步骤②中反应无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
(3)步骤③中,每处理1.0molCr2O7-时转移电子数为6N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4)取少量待测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再加Na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Cu(OH)2(s)+S2-(aq)=CuS(s)+2OH-(aq).
(5)含氰化物的废水必须经检测达标后(排放标准为CN-的含量<0.5mg/L)才能排放.现取该法处理后的废水100.0mL,用“试银灵”为指示剂、1.0×10-4mol/L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5.00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CN-=[Ag(CN)2]-,该水样中CN-的含量为0.26mg/L(不考虑Cr等元素的干扰).该厂处理后的废水能否合法排放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表实验操作可以达到目的是(  )
目的操作
A干燥Cl2将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B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取样,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AgNO3溶液
C测定混有NaCl的Na2CO3固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m1g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后,称量固体质量为m2 g
D配制100mL 1.0mol•L-1 CuSO4溶液将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有晶体A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A.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B析出.
(1)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NaCl,含有的少量杂质是KNO3,除去晶体A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2)晶体B的主要成分是KNO3,含有的少量杂质是NaCl,除去晶体B中少量质杂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处于短周期中且相邻周期的X、Y两元素,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相差2层,已知X处于第a主族,Y处于第b主族,b>a,且Y单质中只有共价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序数一定为a+2
B.Y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C.若b-a=6.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D.X有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为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供有力支撑.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
(1)太阳能热水器吸热涂层常使用一种以镍或镍合金空心球做吸收剂,则基态镍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84s2
(2)由氧、镍和碳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四碳基镍[Ni(CO)4]为无色挥发性剧毒液体,熔点-25℃,沸点43℃.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四碳基镍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写出一种与配体等电子体的化学式N2
(3)三氟化氮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的NH3反应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2+4NH3=NF3+3NH4F,生成物NH4F固体所含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己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4)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硒化镓、硫化锌薄膜电池等.
①砷和稼的第一电离能关系为:As>Ga(填“>”、“<”或“=”)
②Se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③硫化锌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锌离子的配位数是4.
己知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pm,晶体的密度为ρg/cm${\;}_{{\;}^{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frac{3.88×1{0}^{32}}{ρ{a}^{3}}$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锰的化合物是优良的催化剂,可用于干电池原料生产等.
(1)锌锰干电池的反应为2MnO2+Zn+2NH4Cl=2MnO(OH)+Zn(NH32Cl2,MnO(OH)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
(2)向废电池还原后的废液(含有Mn2+、Fe2+、Zn2+等)中逐滴滴加Na2S溶液,最先生成的沉淀为ZnS(填化学式).[已知Ksp(MnS)=1.4×10-15,Ksp(ZnS)=2.9×10 -25,Ksp(FeS)=6.0×10-18]
(3)Mn2+催化H2O2分解:2H2O2(l)=2H2O(l)+O2(g)△H1,其反应机理如图:
①已知反应Ⅱ为MnO2(s)+H2O2(1)+2H+ ( aq)=Mn2+ (aq)+O2(g)+2H2O(1)△H2.写出反应 I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1和△H2表示):H2O2(1)+Mn2+(aq)=2H+(aq)+MnO2(s)△H=△H1-△H2
②某温度时,向10mL0.4mol/L H2O2液中滴入1滴MnSO4发生分解:2H2O2=2H2O+O2,测得不同时刻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如表:
t/min0246
V(O2)mL09.917.222.4
0~2min时反应速率比2~4min时的快,其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不断减慢,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4)锰基催化剂是合成甲醇、二甲醚的催化剂.已知:
反应平衡常数KP
773K873K
Ⅰ.CO2(g)+4H2(g)?CH4(g)+2H2(g)19.40.803
Ⅱ.CO2(g)+3H2(g)?CH3OH(g)+H2O(g)6.07×10-93.65×10-9
①反应I的正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