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数的数目为0.1NA
B.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分析 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B、Fe2+和I-均能被氯气氧化;
C、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

解答 解: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frac{1.6g}{16g/mol}$=0.1mol,故含0.1NA个,故A正确;
B、Fe2+和I-均能被氯气氧化,故1molFeI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转移3mol电子即3NA个,故B错误;
C、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总含3mol离子即3NA个,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故当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0.2mol电子即0.2NA个,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六种主族元素A、B、C、D、X、Y,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小于54;常温下A2B呈液态,是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之一;高纯C单质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D、X、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过渡元素Z与B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红棕色粉末Z2B3常用作外墙涂料.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D2水溶液滴入浅绿色的ZD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
①学生甲认为X2和Y2都可能将Z2+氧化为Z3+,他推理的依据是Cl、Br、I均是第ⅦA族元素,其单质的氧化性均较强.
②而学生乙认为X2和Y2都不能将Z2+氧化为Z3+;学生丙认为X2能将Z2+氧化为Z3+而Y2不能.学生乙、丙推理的依据是Cl、Br、I均是第ⅦA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2)A与B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W.W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剂等.
①W的电子式为,W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
②如果配制W溶液的水中含有Z3+,会削弱W的消毒杀菌能力,甚至会完全失去杀菌作用.试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其原因:2H2O2$\frac{\underline{\;Fe_{3}+\;}}{\;}$2H2O+O2↑.
(3)铅(Pb)、锡(Sn)、锗(Ge)与元素C同主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小于7;常温下其单质,在空气中锡、锗不反应,而铅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铅,锗与盐酸不反应,而锡与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锗的原子序数为32;
②它们+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填化学式)Pb(OH)4>Sn(OH)4>Ge(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反应①中生成C、D物质的量之比为3:4,D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除反应③⑤外其他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F、G是气态非金属单质,K是一种常见的非极性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某些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反应③的类型为取代反应;
(2)A的化学式是Al4C3;K的电子式
(3)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4C3+12H2O═4Al(OH)3+3CH4↑;
(4)组成F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
(5)E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取E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颜色为黄色,则证明有Na+
(6)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Al3++AlO2-+6H2O═4Al(OH)3↓;
(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溶液显碱性的原因AlO2-+2H2O?Al(O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现有分子式为C6H12O2的某羧酸酯1mol,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1mol乙醇,则该羧酸的同类别同分异构体有(不含立体异构)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常用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冶炼铜,其反应过程主要为:
①2CuFeS2+4O2$\frac{\underline{\;高温\;}}{\;}$Cu2S+3SO2+2FeO;②2Cu2S+3O2$\frac{\underline{\;高温\;}}{\;}$2SO2+2Cu2O;
③将①、②反应中含铜化合物混合高温即得到一定纯度的铜,同时产生在常温下为气体的一种化合物.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2)Cu2O呈红色,能溶于盐酸等强酸溶液,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固体.上述反应③中,很可能得到泡铜(Cu、Cu2O的混合物).为验证反应③的固体产物是否含Cu2O,现提供以下试剂加以确认,不可能使用的是CD(填序号)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硝酸    D.浓硫酸
验证过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
有一种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可以将Cu2O红色沉淀转化为硫酸铜溶液待用,实验过程对环境友好且能实现零排放.请写出该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3)铜板印刷电路的刻蚀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Cl2、FeCl2、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了使FeCl3循环利用和回收CuCl2,回收过程如图:
试剂X的化学式为CuO;若常温下1L废液中含CuCl2、FeCl2、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1,则加入Cl2和物质X使溶液的pH在3.0~4.3范围内时(设溶液体
积保持不变),铁元素完全转化为Fe(OH)3,而CuCl2不产生沉淀.(Ksp[Fe(OH)3]=1.0×10-38
Ksp[Cu(OH)2]=2.0×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
B.取10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18.4mL的水可配得9%的硫酸
C.配制200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过氧化钙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鱼池增氧等.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在实验室用钙盐制取CaO2•8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仪器X的作用是防倒吸.
(2)甲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制取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原因是低于0℃,液体被冻结,反应困难,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
(4)将过滤得到的CaO2•8H2O经水洗.醇洗后,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该实验小组欲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来探究过氧化钙与SO2反应的特点.装置如图2:
【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只发生2SO2+2CaO2═2CaSO3+O2,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只发生SO2+CaO2═CaSO4,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上述两个反应均发生,SO2部分被氧化;
【实验探究】
该实验设计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①装置E中广口瓶中的导气管应“短进长出”.试剂A可以选用②浓硫酸.
【实验数据处理及讨论】
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钙质量增加了m1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表示SO2部分被氧化时的V的关系式③0<V<$\frac{7{m}_{1}}{30}$(用m1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15 mL 1 mol/L 的FeCl3溶液
B.9.5 g MgCl2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
C.143.5 g AgCl加入到100 mL 水中
D.在含有1.505×1021个Al3+的50 mL的Al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0.20g氢氧化钠
B.某实验需要900mL的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则配得该溶液需称取22.5g胆矾晶体
C.用10mL量筒量取5.2mL硫酸,仰视时实际量得液体提及大于5.2mL
D.焰色反应实验中,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