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1.8g18O2中含有NA个质子
B.28gC2H4中含有4NA个C-H键
C.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4.6gNa完全转化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生成物中阴离子总数为0.1NA

分析 A、求出18O的个数,然后根据1mol18O中含8mol质子来分析;
B、求出乙烯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乙烯中含4molC-H键来分析;
C、求出铝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反应后铝元素变为+3价来分析;
D、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均为2mol钠离子~1mol阴离子来分析.

解答 解:A、1.8g18O218O的物质的量n=$\frac{1.8g}{18g/mol}$=0.1mol,而1mol18O中含8mol质子,故0.1mol18O中含0.8NA个质子,故A错误;
B、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乙烯中含4molC-H键,故含4NA个,故B正确;
C、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反应后铝元素变为+3价,故0.1mol铝失去0.3mol电子即0.3NA个,故C正确;
D、4.6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而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均为2mol钠离子~1mol阴离子,故0.2mol钠变为0.2mol钠离子,对应0.1mol阴离子即0.1NA个,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①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②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 ③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后,产生黄绿色气体,振荡后紫色褪去
A.I2>Cl2>Fe3+>MnO              B.MnO>Cl2>Fe3+>I2
C.Cl2>I2>Fe3+>MnO              D.Fe3+>MnO>Cl2>I2
(2)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PbO2+2Cr3++H2O═Cr2O72-+3Pb2++2H+
(3)今有铁片、铜片、FeCl2溶液、氯化铁溶液、CuSO4溶液,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只要求写出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3+的氧化性比Cu2+强2FeCl3+Cu═2FeCl2+CuCl2
②铁的还原性比铜强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Al、K2SO4和H2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步骤②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AC.
A.粉碎固体混合物  B.降低温度      C.不断搅拌 D.缩短浸泡时间
(3)明矾焙烧完全后,从步骤②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4)步骤③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frac{\underline{\;\;\;\;\;冰晶石\;\;\;\;\;}}{970℃电解}$4Al+3O2↑,电解池的电极是用碳素材料做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阳极中碳被氧化成CO2(CO).
(5)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则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NiO(OH)+H2O+e-═Ni(OH)2+OH-
(6)焙烧a吨明矾(摩尔质量为b g/mol),若SO2 的转化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质量为$\frac{a×10{\;}^{6}g/t}{bg/mol}$=$\frac{9mol×98g/mol×96%×a}{4mol×bg/mol×98%}$=$\frac{216a}{b}$吨(列出计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 L-1NaHCO3溶液含有0.1NA个HCO3-
B.1L0.1mol•L-1乙酸溶液电离的H+数为0.1NA
C.2.8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2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溴苯的分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钙、钠、铜等金属化合物
B.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C.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故大量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D.将海水提盐后的苦卤浓缩、氧化,再鼓入热空气可提取中的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画有横线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
A.将含有少量CO2的CO通入足量Na2O2的试管中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
B.向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CaO的混合物中加几滴水
C.将1molCu置于含2molH2SO4的浓溶液中加热
D.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a(ClO)2浊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利用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的工业废弃固体(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制备有关物质,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X的化学式为SO2
(2)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Fe2++H2
Fe+Cu2+=Cu+Fe2+、Fe+2Fe3+=3Fe2+
(3)常温下,固体D、O2和稀硫酸混合后几乎不反应,而加少量绿矾后随即发生反应.已知FeSO4对此反应起催化作用,则催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Cu+2Fe3+=2Fe2++Cu2+
(4)除杂时需先加合适的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再加试剂Y调节溶液pH以除去Fe3+,则氧化剂及试剂Y可以是a(填编号).
a.H2O2、CuOb.HNO3、Cu(OH)2
c.KMnO4、CuCl2d.漂白粉、CuCO3
(5)无水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受热温度不同气体可能为SO3、SO2和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现设计如图2实验测定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

①仪器C的名称是干燥管.
②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
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填接口序号).仪器F的作用是三氧化硫,使之转化为硫酸,并产生二氧化硫.
③若某小组称取6.4g无水CuSO4,实验过程中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3.84g,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224mL,请通过计算确定实验条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CuSO4$\frac{\underline{\;\;△\;\;}}{\;}$4CuO+2SO3↑+2S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亚硝酸钠易溶于水,有碱味,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NaNO2大量用于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中,也可用作水泥施工的抗冻剂.然而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2NaNO2+2KI+2H2SO4→2NO+1 I2+1 K2SO4+1Na2SO4+2H2O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在上述反应中,若要生成50.8g I2,则电子转移了0.4NA个.
(3)现有25.00mL的KI溶液,用酸化的10.00mL 0.0500mol/L的KIO3溶液处理(5I-+IO3-+6H+=3I2+3H2O).将生成的I2全部除去后,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使之与剩余的KIO3反应,然后将溶液调节至中性,析出的单质碘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2S2O32-+I2═S4O62-+2I-),用去该溶液的体积为21.00mL.求剩余的KIO3为3.5×10-4 mol,原K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0.3mol的CO(NH22中含有9.6NA个电子(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