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S→SO3→H2SO4→SO2B.N2→NO→NO2→HNO3
C.Na→Na2O→NaOH→Na2CO3D.Al→Al2O3→Al2(SO43→Al(OH)3

分析 A.S和氧气反应生成SO2
B.N2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NO2,然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
C.Na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然后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
D.Al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与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然后加入氨水或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H)3

解答 解:A.S和氧气反应生成SO2,SO2与氧气在催化作用下生成SO3,故A错误;
B.可通过N2$\stackrel{放电}{→}$NO$\stackrel{氧气}{→}$NO2$\stackrel{水}{→}$HNO3实现反应,故B正确;
C.可通过Na$\stackrel{氧气}{→}$Na2O$\stackrel{水}{→}$NaOH$\stackrel{二氧化碳}{→}$Na2CO3实现反应,故C正确;
D.可通过Al$\stackrel{氧气}{→}$Al2O3$\stackrel{硫酸}{→}$Al2(SO43$\stackrel{氢氧化钠}{→}$Al(OH)3实现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元素以及化合物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可以描述两种一元酸:甲( Ki=1.8×10-5)和乙( Ki=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曲线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I2O5可使H2S、CO、HCl等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CO的含量.已知:
2I2(s)+5O2(g)═2I2O5(s)△H=-75.56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写出CO(g)与I2O5(s)反应生成I2(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5CO(g)+I2O5(s)=5CO2(g)+I2(s)△H=-1377.22 kJ•mol-1
(2)降低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H<0⊆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c}^{2}(C{O}_{2})}{{c}^{2}(NO){c}^{2}(CO)}$.
②一定条件下,将体积比为1:2的NO、CO气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2和C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生成1 mol N2的同时生成2 mol NO
③若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NO、1mol CO充入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若保持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  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平衡将不(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2浓度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填字母).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CO2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5mol NaOH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0mol,在0.25mol Na2CO3中所含Na+数目与上述0.5mol NaOH所含Na+数目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①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②1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③标准状况下,44.8L NO与22.4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2NA
④1L 2mol•L-1的Al(NO33溶液中含Al3+个数为2NA
⑤1L 2mol/L的氯化铁溶液完全制成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的粒子数小于2NA
⑥6.0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4NA
⑦1molCH5+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⑧在标准状况下,2.8g N2和2.8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
⑨300mL 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A
⑩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分子所含的C-H键数为 0.5NA
A.②③⑦⑧⑨⑩B.①②③⑤⑧⑨C.②⑤⑥⑦⑧D.②④⑦⑧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中A~H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常温下A能使铁或铝钝化,B是固体非金属单质,C为水,D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F是金属单质,G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CO2,HSO3
(2)写出A溶液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 2SO2↑+CO2↑+2H2O.
试写出E与F的反应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CH3COOH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常温下,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增大的是BD.
A.c(H+)   B.$\frac{c({H}^{+})}{c(C{H}_{3}COOH)}$   C.c(H+)•c(OH-)   D.$\frac{c(O{H}^{-})}{c({H}^{+})}$
(2)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 V(乙)( 填“>”、“<”或“=”).
(3)已知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11.8×10-54.3×10-73.0×10-8
K2--5.6×10-11--
下列四种离子水解程度最大的是B.
A.HCO3-         B.CO32-          C.ClO-          D.CH3COO-
(4)常温下,取99mL甲溶液与1mL1mol/L的NaOH溶液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恢复至常温时其p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盐是(  )
A.碳酸氢钠B.硫酸锌C.硝酸铁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如图中均为中学阶段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B所含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F为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

(1)单质F是氢气,溶液H中所含的主要离子是Na+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F+E:Fe+2HCl=FeCl2+H2↑;
B→F+H:2Al+2NaOH+2H2O=2NaAl2+3H2↑.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C→E:2Fe3++Fe=3Fe2+
D→H:Al(OH)3+OH-=AlO2-+2H2O.
(4)鉴别E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为: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