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FeCl3溶液吸收H2S的原理2Fe3++H2S→2Fe2++2H++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S作氧化剂 B. 还原性:H2S > Fe2+

C. Fe3+ 发生氧化反应 D. 每消耗1mol H2S时转移4NA个电子

【答案】B

【解析】根据方程式2Fe3++H2S→2Fe2++2H++S↓可知,Fe3+→Fe2+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H2S→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A错误;H2S做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H2S > Fe2+B正确根据方程式2Fe3++H2S→2Fe2++2H++S↓可知,该反应转移电子2mol或2NA时,消耗1mol H2S,D错误正确选项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结论(事实)和对应的解释(事实)均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因为 C—C 键的键能大于 Si—Si 键的键能

B. 二氧化硅晶体中不存在 SiO2分子,因为它含有硅氧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

C. 稀有气体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因为其组成微粒是原子,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D. 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可能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物由Fe、Fe2O3FeCO3组成。现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将其溶于100 mL 1.25 mol·L1硫酸中生成0.56 L(标准状况)气体并得到溶液X,测得溶液Xc(H)0.5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

B. 混合物中FeC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

C. 若溶液XKSCN溶液显红色则溶液Xn(Fe2)+n(Fe3)=0.1 mol

D. 若溶液Xn(Fe2)=n(Fe3),则混合物中n(Fe)+n(Fe2O3)+n(FeCO3)=0.08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

D. 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KOH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以下四种物质:ASi BNa2Si O3 CCa (ClO )2 DKAl( SO4)2·12H2O

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并用选项的字母填空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计算机芯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 ×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 1L 1 mol/L盐酸中含1 mol HC1分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 CC14含有的分子数为0. 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B. 超导材料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K3C60是电解质

C.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 用植物秸秆和甘蔗渣等原料造纸并将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可节约生产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NaCl B. 75 mL 1 mol·L1NH4Cl

C. 150 mL 3 mol·L1KCl D. 75 mL 2 mol·L1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电离平衡

B. 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速率一定加快

C. 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a和a+1,则c1=10c2

D. 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