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室温下,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放入mg水(足量)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frac{ad}{46a+m}$mol/L
B.所得气体体积为44.8aL
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未见白色沉淀
D.该溶液的质量分数:$\frac{8200a}{46a+m}$%

分析 根据钠和铝一同放入水中发生的反应: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 解:2Na+2H2O=2NaOH+H2
     2       2     1
    amol   amol  0.5a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2         2       3
amol amol      amol    1.5amol
所以偏铝酸钠的质量分数$\frac{82a}{m+23a+27a-(0.5a+1.5a)×2}$×100%=$\frac{8200a}{46a+m}%$,
A.根据C=$\frac{n}{V}$=$\frac{\frac{{m}_{溶质}}{M}}{\frac{{m}_{溶液}}{ρ}}$=$\frac{1000ρw%}{M}$=$\frac{1000d\frac{8200a}{46a+m}%}{82}$=1000$\frac{ad}{46a+m}mol/L$,故A错误;
B.气体存在的条件不是标准状况下,体积不是44.8aL,故B错误;
C.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frac{8200a}{46a+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油水分离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过滤B.蒸发C.蒸馏D.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计算64g氧气含有2mol氧分子,4mol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体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下列能说明可逆反应A(g)+3B(g)?2C(g)+2D(s)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⑥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③④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用Cl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
B.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福尔马林可用于保存海鲜制品
D.Na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湿润后靠近气体
B.胶头滴管应在试管正上方滴加溶液,不能伸入到试管中
C.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两张相同的滤纸上
D.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A.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0.2molAl2(SO43中含有Al3+的数目是(  )
A.2.408×1023B.3.612×1023C.0.4D.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