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4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石蕊变红色的溶液:Na+ .Mg2+ Cl—、SO2-4
B.能溶解氧化铝粉末的溶液中:K+、N0-3、Cl-、NH4+
C.滴加苯酚溶液显紫色的溶液:NH4,K+、Cl-、H2S
D.由水电离出的c ( H+)=10-12mol.L-1的溶液:Na+、K+、.NO3-、C6H5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扬州、连云港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2分)碱式氧化镍(NiOOH)可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以含镍(Ni2+)废液为原料生产Ni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加入Na2CO3溶液时,确认Ni2+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 。
(2)已知Ksp[Ni(OH)2]=2×10-15,欲使NiSO4溶液中残留c(Ni2+)≤2×10-5 mol·L-1,调节pH的范围是 。
(3)写出在空气中加热Ni(OH)2制取NiOOH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加热不充分,制得的NiOOH中会混有Ni(OH)2,其组成可表示为xNiOOH·yNi(OH)2。现称取9.18 g样品溶于稀硫酸,加入100 mL 1.0 mol·L-1 Fe2+标准溶液,搅拌至溶液清亮,定容至200 mL。取出20.00 mL,用0.01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KMnO4标准溶液20.00 mL,试通过计算确定x、y的值(写出计算过程)。涉及反应如下(均未配平):
NiOOH+Fe2++H+—Ni2++Fe3++H2O Fe2++MnO4-+H+—Fe3++Mn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扬州、连云港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要比2010年下降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B.CO2是导致酸雨发生的主要原因
C.可用Na2CO3溶液捕捉(吸收)CO2
D.使用氢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减少CO2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NH4+,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极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pH升高
D.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H4)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4分)煤可以通过气化和液化转变为清洁能源并提高燃烧效率。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g)+ H2O(g)CO(g)+H2(g)
气化得到的CO和H2可以进一步液化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 H
(1)若相同温度下CO、H2、CH3OH(g)的燃烧热(H)分别为a、b、c,则上述反应的H= 。
(2)图1表示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CO的转化率与起始投料比n(H2)/n(CO)、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I、Ⅱ、Ⅲ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1、T2、T3,则T1、T2、T3的大小关系为 ,理由 。测得B(X,60)点氢气的转化率为40%,则X= 。
(3)一定条件下,将2 mol CO和4 mol H2置于容积为2 L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此时CH3OH(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平衡常数K=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一氧化碳的消耗速率等于甲醇的生成速率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 | |||
CO | H2O | CO2 | H2 | ||
① | 1 | 4 | 0 | 0 | 放出热量:32.8 kJ |
② | 0 | 0 | 1 | 4 | 热量变化:Q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B.容器①中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②中CO2的转化率
C.容器①中CO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
D.平衡时,两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氮、磷、钾与氢、氧、卤素等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钾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可电离出H+和N3一。
①N3一的立体构型是 形:与N3一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是 (填分子式)。
②叠氮化物能与Co 3十形成,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基态钻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磷能形成多种含氧酸,某资料认为次磷酸的结构如图。按此结构,P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为 ,次磷酸分子中键与
键数目之比为 ,次磷酸属于 酸(填“强”或“弱,’),lmol次磷酸最多能与 mo1NaOH发生中和反应。
(4)己知钾的一种化合物KIC12受热可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下列化学反应更易发生的是
(5)钾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面心立方结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若该氧化物的密度是,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钾离子间的距离为 p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高铁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能源、环保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湿法、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湿法 | 强碱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得到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
干法 |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K2FeO4)和KNO2等产物 |
(1)某工厂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已知25℃时Fe(OH)3的Ksp=4.0×10—38,反应Ⅱ后的溶液中c(Fe3+)=4.0×10—5mol·L—1.则需调整pH= 时,开始生成Fe(OH)3沉淀(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2)由流程图可见,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时,需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再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即可析出高铁酸钾。
①已知高铁酸钠和水反应,有Fe(OH)3和O2生成,则高铁酸钠的氧化性比O2 (填“强”或“弱”)。
②由以上信息可知: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 (填“大”或“小”)。
(3)高铁酸钾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其处理水的原理为 。
(4)干法制备K2Fe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