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已知: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X和2mol Y,发生反应X(g)+Y(g) 2Z(g).在1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为50%.求:
(1)该反应在前1min内X的平均速率.
(2)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分析 运用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设反应的X物质的量为a
               X(g)+Y(g)?2Z(g)
起始量(mol)   2       2      0
变化量(mol)   a       a       2a
平衡量(mol) 2-a      2-a      2a
在1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为50%=$\frac{2a}{4}$,
a=1
(1)反应速率v=$\frac{△c}{△t}$;
(2)平衡常数K=$\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解答 解:设反应的X物质的量为a,
               X(g)+Y(g)?2Z(g)
起始量(mol)   2       2      0
变化量(mol)   a       a       2a
平衡量(mol) 2-a      2-a      2a
在1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为50%=$\frac{2a}{4}$,
a=1mol
(1)反应速率v=$\frac{△c}{△t}$=$\frac{\frac{1mol}{2L}}{1min}$=0.5mol/L•min,
答:该反应在前1min内X的平均速率0.5mol/L•min;
(2)平衡浓度为:c(X)=$\frac{(2-1)mol}{2L}$=0.5mol/L,c(Y)=$\frac{(2-1)mol}{2L}$=0.5mol/L,c(Z)=$\frac{2mol}{2L}$=1mol/L,平衡常数K=$\frac{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frac{{1}^{2}}{0.5×0.5}$=4,
答: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应用,主要是三段式列式方法,平衡常数概念的计算,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HSO4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SO42-)>c(NH4+)>c(H+)>c(OH-
B.25℃时,将a mo1•L-l氨水与0.01 moI•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9}}{a-0.01}$
C.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Ⅱ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
D.已知298K时氢氰酸(HCN)的Ka=4.9×10-10、碳酸的Ka1=4.4×10-7,Ka2=4.7×10-11,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甲烷在高温下会分解生成乙炔(C2H2)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
A.2B.4C.8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密闭容器中,将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各0.020mol/L混合加热到773K时,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已知该反应的K=9,求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已知煤、甲烷等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CO
和H2为主的合成气,合成气有广泛应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炼铁基本反应为:FeO(s)+CO(g)?Fe(s)+CO2(g)△H>0.
已知在1 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263.
①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平衡常数K值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向右进行(填“左”或“右”),判断依据是浓度商Qc=$\frac{c(C{O}_{2})}{c(CO)}$=$\frac{0.025mol/L}{0.1mol/L}$=0.25<0.263.
(2)目前工业上也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现向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 mol/(L•min).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frac{[{CH}_{3}OH]}{[{CO}_{2}]}$增大的是BD(填符号).
A.升高温度                 B.再充入H2         C.再充入CO2
D.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E.充入H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向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0.2mol CO和0.2mol H2O,在800℃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反应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v(CO)=0.003mol/(L•min);H2的物质的量浓度c(H2)=0.03mol/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9.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③④(填序号).
①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②密闭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④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⑤密闭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若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CO、H2O(g)、CO2和H2各0.1mol,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c(H2O)=0.01mol/L.
(4)查表已知BaSO4(s)+4C(s)$\stackrel{高温}{?}$4CO(g)+BaS(s)△H1=+571.2kJ•mol-1   ①
BaSO4(s)+2C(s)$\stackrel{高温}{?}$2CO2(g)+BaS(s)△H2=+226.2kJ•mol-1     ②
则反应C(s)+CO2(g)$\stackrel{高温}{?}$2CO(g)的△H=+172.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SO2(g)+$\frac{1}{2}$O2(g)═SO3(g)△H=-98.32kJ/mol现有5molSO2参加反应,当放出393.28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40%B.50%C.80%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10NA(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2)图1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④⑥⑦(多选题,填序号,全对满分,误选0分,漏选扣一半分)
(3)①根据图2,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H=-41 kJ/mol
②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molC8H18(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518KJ热量.写出该反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8H18(l)+$\frac{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
(4)写出由丙烯制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Al粉可以与许多金属氧化物配成铝热剂,写出Al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Y元素是N(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①1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②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写出该气体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32-+Cl2+H2O=SO42-+2Cl-+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