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
B.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lCH2CH=CH2的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烯与HCl气体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分析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据此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判断.

解答 解:A.苯在铁粉存在下与液溴的反应,苯中H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
B.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lCH2CH=CH2,C=C没有变化,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
C.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HCl反应生成一氯代烷,为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有机物反应类型的判断,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以及转化,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解释或结论
A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存在AlO2-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碳酸溶液.
B某无色晶体加入NaOH浓溶液中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晶体中一定有NH4+
C用蒸馏法能将溶解在CCl4中的碘单质分离出来因为碘易升华,故蒸馏时先分离出来
D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则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 e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Mg3N2是一种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离子化合物,室温下为黄绿色固体,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N2,并用N2制备Mg3N2

(1)已知饱和NH4Cl溶液与NaNO2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
(2)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发生倒吸,装置D中所装的试剂名称是浓硫酸,实验开始时,需要排除装置内的氧气,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装置C中盛放了酸性FeCl2溶液,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3)实验结束后,取装置E的硬质玻璃管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实验现象为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2NH3↑+3Mg(OH)2↓.
(4)你认为产物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请设计实验证明: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没有未反应的镁.
(5)写出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高温\;}}{\;}$Mg3N2,Mg3N2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101kPa和298K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H2(g)+$\frac{1}{2}$O2(g)═H2O(g)△H1=-241.8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285.8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燃烧生成1 mol H2O(g)时,放出241.8 kJ的热量
B.O2前面的$\frac{1}{2}$表示参加反应的O2的分子数目
C.燃烧热是以在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的,则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D.1 mol H2和$\frac{1}{2}$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部分含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
物质VOSO4V2O5NH4VO3(VO22SO4
溶解性可溶难溶难溶易溶
(1)图中所示滤液中含钒的主要成分为VOSO4(写化学式).
(2)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又称沉钒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VO3-=NH4VO3↓;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根据如图判断最佳控制氯化铵系数和温度为4和80℃.

(3)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和(VO22SO4溶液反应,以测定反应②后溶液中含钒量,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2++□H2C2O4+□2H+=□VO2++□CO2↑+□H2O
(4)全矾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VOSO4溶液,电池的工作原理为:VO2++V2++2H+ $?_{充电}^{放电}$VO2++H2O+V3+,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已知20oC时的溶解度:Na2CO3:S=21.2g; NaHCO3:S=9.6g.则20oC恒温条件下向121.2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NaHCO324.3g(小数点后保留1位)
(2)向5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则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
(3)将一定质量的钠加入到89g水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100g,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4)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沉淀;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沉淀;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
甲溶液为AlCl3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乙溶液为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白色粉末,水溶液显酸性,受潮易分解,遇强酸则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是一种化工原料,常用作抗氧化剂.
工业上,常用湿法制作焦亚硫酸钠,湿法制作有三步,其中:
第一步: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调至PH=4.1,得亚硫酸氢钠;
第二步:…
第三步:…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焦亚硫酸钠中S的化合价为+4
(2)第一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SO2+H2O=2NaHSO3+CO2
(3)焦亚硫酸钠含量测定:取焦亚硫酸钠样品约0.15g,于密封瓶中,加入0.05mol/L碘(I2)滴定液50ml,塞紧,振摇溶解后,加盐酸1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滴定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VmL.并将滴定结果进行空白对比.
已知: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750mg的Na2S2O5
该反应有两个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a:3H2O+S2O52-+2I2=2SO42-+4I-+6H+
b:5H2O+S2O32-+4I2=2SO42-+8I-+10H+
①a反应中每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4mol电子;
②滴定至终点时的判定方法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时,蓝色溶液褪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③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表示,不计算结果):$\frac{(50-8V)×4.750×10{\;}^{-3}g}{0.15g}$×100%;(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Na2S2O5=190)
④由于碘单质在水中溶解度低,因此碘滴定液通常用I2与KI混溶得到碘(KI3)滴定液.取12.7g碘单质和26.6g碘化钾加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定容至1000mL.该碘(KI3)滴定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该碘(KI3)滴定液与焦亚硫酸钠反应时具有氧化性(填“氧化”或“还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I=127、K=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反应
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中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盒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不纯物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CH4 (C2H4酸性KMnO4溶液洗气
BNH4Cl溶液  (FeCl3NaOH溶液过滤
C乙酸乙酯 (乙酸)饱和Na2CO3溶液蒸馏
DC2H5OH (H2O)新制生石灰蒸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