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则A与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A为
.对比C、D的结构可知C脱去2分子HCl,同时形成碳碳三键得到D,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D发生信息中的偶联反应生成E为
.
(6)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然后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最后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
解答 解: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则A与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A为
.对比C、D的结构可知C脱去2分子HCl,同时形成碳碳三键得到D,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D发生信息中的偶联反应生成E为
.
(1)B的结构简式为,D的化学名称为苯乙炔,
故答案为:;苯乙炔;
(2)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E的结构简式为,用1mol E合成1,4-二苯基丁烷,碳碳三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4mol,
故答案为:;4;
(4)化合物()也可发生Glaser偶联反应生成聚合物,该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stackrel{催化剂}{→}$
+(n-1)H2,
故答案为:n$\stackrel{催化剂}{→}$
+(n-1)H2;
(5)芳香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数目比为3:1,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任意3种;
(6)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然后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最后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_{△}^{浓硫酸}$
$\stackrel{Br_{2}/H_{2}O}{→}$
$→_{△}^{NaOH醇溶液}$
,
故答案为:$→_{△}^{浓硫酸}$
$\stackrel{Br_{2}/H_{2}O}{→}$
$→_{△}^{NaOH醇溶液}$
.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有机反应类型、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对信息的获取与迁移运用等,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是有机化学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取用金属钠时,多余的钠应该置于废液槽中,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
B. | 用足量的稀硫酸可以除去Cu粉中混有的Fe2O3杂质 | |
C. | 在托盘天平上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然后在l00mL容量瓶内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得到0.50 mol/L氢氧化钠溶液 | |
D. | KMnO4和SO2的反应速率可通过分光光度计用比色法测出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来计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Na+、Fe2+、NO3- | B. | Fe3+、Fe2+、SO42-、NO3- | ||
C. | Na+、OH-、SO42-、H2PO4- | D. | Al3+、Na+、S2-、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 |
B. |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 |
C. |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 |
D. |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 碳酸氢钠药片![]() | ![]() | ![]() |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