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猜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而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2)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依据是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3)丙同学认为可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实验探究】
(1)甲同学:①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盛有Na2CO3的试管产生了白色沉淀;②将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
此实验结果与猜想相同.
(2)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加热NaHCO3时,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3)丙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入2mL
2mol/L的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产生了大量气体,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得出不能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
【问题讨论】
(1)甲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2)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大试管管口有水珠等.
(3)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对.丁同学认为对实验方案做一些改进,可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他的改进方法是:称取各2.1g 两种固体,放入两个容积一样的气球中,在两只锥形瓶中各加入约25mL 2mol/L 的盐酸,分别将气球套在锥形瓶瓶口上,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同时倒入锥形瓶中,气球的膨胀比较快(填快或慢)的或最后气球比较大(填大或小)的是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
(1)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2)要测定Na2CO3与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案有多种,请简述其中一种方案(写出简要步骤及要测定的数据,不要求写出如何用数据求出结果):方案一:称取5 g 样品于坩埚(已称量)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冷却、称 量加热后样品与坩埚的质量,重复至恒重;方案二: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已称质量的50mL 2mol/L的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称量烧杯(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至恒重;方案三: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50mL 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洗涤、烘干沉淀,冷却称量沉淀的质量;方案四: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含溶液)的质量,然后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至恒重.

分析 【猜想】(2)根据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角度分析;
【问题讨论】(1)CaCl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中含有空气,加热时空气受热膨胀,所以开始会产生少量气泡;在加热NaHCO3固体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据此判断反应现象;    
(3)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不同,可以用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与盐酸先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加入碳酸氢钠的气球膨胀比较快;根据n=$\frac{m}{M}$及碳原子守恒可知,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较小,则等质量时碳酸氢钠放出的氢气多,则氢气比较大;
【拓展应用】(1)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除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加入适量的强氧化钠;
(2)测定Na2CO3与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可通过以下方法:方案一:称取5 g 样品于坩埚(已称量)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冷却、称 量加热后样品与坩埚的质量,重复至恒重;方案二: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已称质量的50mL 2mol/L的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称量烧杯(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至恒重;方案三: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50mL 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洗涤、烘干沉淀,冷却称量沉淀的质量;方案四: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含溶液)的质量,然后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至恒重.

解答 解:【猜想】(2)由于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所以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故答案为: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问题讨论】(1)CaCl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故答案为:CO32-+Ca2+=CaCO3↓;
(2)装置中由有空气,所以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空气受热膨胀,所以开始会产生少量气泡;在加热NaHCO3固体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大试管管口有水珠等,
故答案为:空气受热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大试管管口有水珠等(写出两个现象即可);    
(3)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不同,可以用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所以丙的结论错误;丁同学认为对实验方案做一些改进,可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方法为:称取各2.1g 两种固体,放入两个容积一样的气球中,在两只锥形瓶中各加入约25mL 2mol/L 的盐酸,分别将气球套在锥形瓶瓶口上,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同时倒入锥形瓶中,碳酸氢钠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与盐酸先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加入碳酸氢钠的气球膨胀比较快;根据n=$\frac{m}{M}$及碳原子守恒可知,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较小,则等质量时碳酸氢钠放出的氢气多,则氢气比较大,
故答案为:快;大;
【拓展应用】(1)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为了不引进新的杂质,可以加入适量的强氧化钠,
故答案为:NaOH(或氢氧化钠);
(2)测定Na2CO3与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有:方案一:称取5 g 样品于坩埚(已称量)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冷却、称 量加热后样品与坩埚的质量,重复至恒重;方案二: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已称质量的50mL 2mol/L的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称量烧杯(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至恒重;方案三: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50mL 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洗涤、烘干沉淀,冷却称量沉淀的质量;方案四: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含溶液)的质量,然后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至恒重,
故答案为:方案一:称取5 g 样品于坩埚(已称量)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冷却、称 量加热后样品与坩埚的质量,重复至恒重;方案二: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已称质量的50mL 2mol/L的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称量烧杯(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至恒重;方案三: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50mL 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洗涤、烘干沉淀,冷却称量沉淀的质量;方案四: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含溶液)的质量,然后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至恒重.

点评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正确的是(  )
A.QCl2B.RClC.SCl3D.T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氨基酸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氨基,因此它具有两性.√(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想研究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已知实验室中有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浓度均为0.5% );现提供如下器材和试剂:
A.器材:层析缸、毛细吸管、喷雾器、滤纸、其他相关器材( 剪刀、铅笔、透明胶带等);
B.试剂:层析液(4份水饱和的正丁醇和1份醋酸的混合物)、0.1%茚三酮溶液.
若该同学想证明混合液确实含有上述5种氨基酸,请利用题目所给条件设计试验:
(1)实验原理:
①所有氨基酸和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
②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氨基酸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所以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出现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2)实验步骤:
①取层析滤纸一张,剪成20厘米长、14厘米宽的滤纸条,在纸的一端距边缘 2~3 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厘米作一记号,共需作6处记号;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氨基酸样品点在标记上,干燥后重复2-3次.
③将处理好的滤纸条卷成筒状用透明胶带固定,放入加好了层析液的层析缸中,待层析液上升到一定阶段时取出滤纸,自然风干;本步骤需要注意的是:点样的一端在下; 层析液的液面要低于( 填“高于”或“低于”)点样线.
④用喷雾器向滤纸上均匀喷上0.1%茚三酮溶液,待干燥后观察并记录层析斑点的位置.
(3)已知5种氨基酸的扩散速度为: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如图为实验结果,不同氨基酸用1~5表示,请问图中标号为3的氨基酸是亮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1)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H(CHOH)4CHO+2Ag(NH32OH $\stackrel{加热}{→}$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2)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O-H键和烃基上C-H键的红外吸收峰,且烃基与羟基上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
(3)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溶液将变浑浊,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C(填字母)
①取代反应②加聚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氧化反应⑦显色反应
A.①②④⑥⑦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1.68g铁粉投入100mL稀硝酸中,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使铁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过滤,将滤渣放置较长时间后洗涤、干燥、灼烧、称重,得固体ag.
(1)a的值是2.4.
(2)此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0.8 mol/L≤C(HNO3)≤1.2 mol/L
(3)假如反应中放出NO的体积(标况下)为582.4mL,若向铁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铁屑,该溶液还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0.504g;
(4)若用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去沉淀铁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全部铁元素,至少需要取该氢氧化钠饱和溶液4mL.(已知:25℃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18g,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44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
A.浓H2SO4滴在白纸上发黑,说明弄浓H2SO4具有脱水性
B.浓H2SO4和浓HCl混合可制氯化氢,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C.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在溶液中完全进行,证明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最高化合价为+6
(2)由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分子的键角约为120°.
(3)元素④和⑤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较强的是H2O(填化学式).
(4)⑧的常见离子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名称为四氨合铜离子,其水溶液颜色为深蓝色.Ag和元素⑧同族,且在⑧的下一周期,则A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47,Ag+也可以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配离子,请写出该配离子的符号[Ag(N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下列物质投(通)入水中,最终所得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7mol•L-1的是(  )
A.NaOHB.Na2SO4C.HClD.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