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在2×105Pa、300℃的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当消耗2molCO2时放出98kJ的热量,消耗1molCO2时,反应放出热量49kJ,据此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①在一定温度下,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甲容器为恒压装置,乙容器为恒容装置,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减小,据此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
②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减小,增压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使CO的转化率增大,据此判断两容器中CO的转化率;
(3)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减小,增压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使CO的转化率增大,根据转化率图象判断压强的大小,说明判断的理由;
(4)①根据装置图分析,a电极处电子流出,做原电池负极,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为甲醇失去电子,考虑到有H+转移到正极处,则电极产物为CO2和H+,据此写出电极反应式;
②惰性电极电解Na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根据电极反应分析,电解过程中遵循电子得失守恒,据此计算.
解答 解:(1)在2×105Pa、300℃的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当消耗2molCO2时放出98kJ的热量,消耗1molCO2时,反应放出热量49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frac{\underline{\;\;\;300℃\;\;\;}}{200kPa}$CH3OH(g)+H2O(g)△H=-49kJ/mol,
故答案为:CO2(g)+3H2(g)$\frac{\underline{\;\;\;300℃\;\;\;}}{200kPa}$CH3OH(g)+H2O(g)△H=-49kJ/mol;
(2)①在一定温度下,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甲容器为恒压装置,乙容器为恒容装置,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减小,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为$ρ=\frac{{m}_{混}}{{V}_{容器}}$,反应前后,整个体系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总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对于甲容器,随着反应进行,容器体积发生改变,密度可以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据,对于乙容器,恒容装置体积不变,整个反应过程密度不变,所以密度不可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据,不能同时说明甲和乙的化学平衡,故A不选;
B.甲为恒压装置,整个反应过程体系总压强不变,压强不可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据,乙容器为恒容装置,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体系压强变小,压强可以作为化学平衡的判据,不能同时甲和乙的化学平衡,故B不选;
C.CO的质量分数是指CO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含量,根据质量守恒总质量不变,CO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同时说明甲和乙的化学平衡,故C选;
D.CO 与H2的转化率之比需视具体的参加反应的量而定,不一定是3:2,没有说服力,故D不选;
E.v(CO)=v(CH3OH),对于用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平衡时,需注明是逆反应速率还是正反应速率,未注明则不能说明化学平衡,故E不选,
故答案为:C;
②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减小,增压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使CO的转化率增大,以乙容器作为参考,若甲容器体积不变,则平衡时,甲容器中的CO的转化率和乙容器中CO的转化率相等,现甲容器随着反应进行,体积缩小,相当于对反应进行加压,则化学平衡向减压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相对于乙容器来说,甲的正向反应程度大于乙,则CO的转化率α甲>α乙,
故答案为:>;
(3)组成$\frac{n({H}_{2})}{n(CO+C{O}_{2})}$=2.60时,由于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减小,增压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使CO的转化率增大,控制变量法分析,取相同温度时的三个压强来看,根据原理分析知道高压强对应着高的反应物转化率α(CO),因此压强大小关系为:p3>p2>p1,其判断理由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p3>p2>p1;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
(4)①根据装置图分析,a电极处电子流出,做原电池负极,
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为甲醇失去电子,考虑到有H+转移到正极处,则电极产物为CO2和H+,则其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故答案为:负;CH3OH+H2O-6e-═CO2+6H+;
②惰性电极电解Na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电解时,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根据放电顺序,阴极放电顺序为:Cu2+,Na+,阳极放电顺序为:Cl-,SO42-,当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的电量时,两电极均得到0.14mol的气体,阳极可以得到Cl2,阴极只可以得到H2,阳极可以产生Cl2和O2,阴极得到0.14molH2,转移的电子数为0.14mol×2=0.28mol,由于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则电解Cu2+时转移电子数为0.4mol-0.28mol=0.12mol,阳极可以产生Cl2和O2,产生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共为0.14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4mol,则有关系:$\left\{\begin{array}{l}{n(C{l}_{2})+n({O}_{2})=0.14mol}\\{2n(C{l}_{2})+4n({O}_{2})=0.4mol}\end{array}\right.$,解得$\left\{\begin{array}{l}{n(C{l}_{2})=0.08mol}\\{n({O}_{2})=0.06mol}\end{array}\right.$,产生0.06molO2,H2产生由水放电而来,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产生0.14molH2,溶液中生成0.28molOH-,阳极产生O2由OH-放电而来,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产生0.06molO2消耗0.24molOH-,则溶液中剩余OH-的物质的量为0.28mol-0.24mol=0.04mol,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40L,则溶液中c(OH-)=$\frac{0.04mol}{40L}$=0.001mol/L,则溶液中pOH=-lgc(OH-)=3,所以溶液pH=14-pOH=11,
故答案为:11.
点评 本题综合地考查了化学原理部分知识,包含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转化率的判断,电解反应式的书写,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4)的第②问,很有综合性,电解混合溶液,明确溶液中的离子的放电顺序,牢牢把握守恒思想是解答的关键,难度稍大,是易错点和难点,平时需加强练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 |
B. | 流程图1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 | |
C. | 如图2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稳定性 | |
D. | 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Na2CO3、BaCl2 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Zn与稀H2SO4反应:2Zn+2H+=2Zn2++H2↑ | |
B. |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 |
C. |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 |
D. | 固体碳酸钙中滴加足量盐酸:CaCO3+2H+=Ca2++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溴乙烷和乙烷都是饱和烃 | |
B. | 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 |
C. | 苯和甲苯都可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 |
D. | 氯乙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溴苯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原子的质子数一定大于R原子的质子数 | |
B. | M可能存在16M、18M等核素 | |
C. | M2-与R+的电子层结构不可能相同 | |
D. | 两种离子结合可形成MR型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纤维素、乙酸乙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 |
B. |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学式均为(C6H10O5)n | |
C. | 羊毛、蚕丝、棉花和麻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 |
D. |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Cl3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 |
B. | PCl3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 | |
C. | PCl3属于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 |
D. | PCl3水解的产物是亚磷酸(H3PO3)和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 | |
B. | 配体为水分子,外界为Cl- | |
C. | 配位数是6 | |
D. | 在其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