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
(1)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C和E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用元素符号表示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盐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B的最高价含氧酸N,常温下,若M,N两种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
(4)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5)C和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R,已知常温时R与水反应,恢复至原状态测得: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QkJ的热量,试写出R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1)第二周期ⅥA族,bc;(2)N>O>Na;(3)离子键、共价键;10—4;
(4)2Al + 2OH- + 2H2O=2AlO2- + 3H2↑,AlO2- + 2H2O Al(OH)3 + OH-;
(5)2Na2O2(s)+2H2O(g)=4NaOH(aq)+O2(g)△H=—2QkJ/mol。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A 、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则B为N,M为硝酸铵;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则E为S;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则D为Na;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为O。(1)C为O,E为S,氧与硫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在减弱,则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为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ⅥA族,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C和E非金属性强弱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单质的沸点高低无关,错误;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元素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正确;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正确,选bc;(2)B为N,C为O,D为Na,根据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但氮原子最外层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第一电离能:N>O;Na为活泼金属,第一电离能最小,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Na;(3)盐M为硝酸铵,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硝酸溶液中分析水的电离,计算其中氢氧根的浓度,硝酸铵溶液中的氢离子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常温下,两种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9mol/L、10—5mol/L,c(H+)HNO3:c(H+)NH4NO3=1:10—4;(4)氢氧化钠溶液与单质铝反应生产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 + 2OH- + 2H2O=2AlO2- + 3H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的原因AlO2- + 2H2O Al(OH)3 + OH-; (5)O和Na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根据题给信息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s)+2H2O(g)=4NaOH(aq)+O2(g)△H=—2QkJ/mol。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及相关物质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画出“c”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
(3)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大小顺序的柱形图如上,其中序列“1”代表 (填字母)。
(4)b、c、d、e、f的氢化物的沸点(℃)直角坐标图如右,序列“5”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序列“1”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 ,B ,C ,D ,E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3)写出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X、Y、Z、L、M、N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N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六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构成分子A, A的电子式为 ,Y、L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2构成分子B,B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已知非金属性:34Se<L。请结合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4)用Y、L、M构成的正盐溶液可以清除油污,请结合离子方程式以及必要的文字解释原因 。
(5)用石墨作电极,NCl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电解熔融Q制取N的电极方程式:阳极: ;阴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图1为元素X的前五级电离能的数值示意图。已知X的原子序数<20,请写出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A、B、C、D、E、F、G、H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的沸点如图2所示。
请回答:
①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填化学式)。
②已知D、F、G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跟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相关元素符号表示) 。
③已知H的电负性为1.5,而氯元素的电负性为3.0,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极易水解,且易升华。据此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 。
④原子序数比A小1的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试回答:
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8时,粒子可能为(填名称)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1个C分子中包含________个σ键。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________。
Ⅱ.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NN。
(5)下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 A—B | A=B | A≡B |
CO | 357.7 | 798.9 | 1071.9 |
N2 | 154.9 | 418.4 | 94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面问题。
元素代号 | I1 | I2 | I3 | I4 |
Q | 2 080 | 4 000 | 6 100 | 9 400 |
R | 500 | 4 600 | 6 900 | 9 500 |
S | 740 | 1 500 | 7 700 | 10 500 |
T | 580 | 1 800 | 2 700 | 11 600 |
U | 420 | 3 100 | 4 400 | 5 9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和Y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气体A,X和Z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液态化合物B,Y和Z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C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可在X的单质中燃烧得到Y的单质和化合物B,利用此反应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通人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C与X的单质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温下,C的水溶液的pH=1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若向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同条件下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5)在2L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C气体,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2C(g) Y2(g)+3Z2(g),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总压强P l00 kPa | 4 | 4.6 | 5.4 | 5.8 | 6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