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FeCl3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FeCl3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Fe3+存在
(2)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3++Fe=3Fe2+FeCl3溶液也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通过控制条件,将FeCl3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y(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b d(填序号).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4)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 氧化酸性FeCl2 废液得到FeCl3.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6Fe2++6H++ClO3-═6Fe3++Cl-+3H2O.
(5)处理废水时,发现FeCl3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酸性废水中的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因此不能吸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

分析 (1)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Fe3+存在;
(2)铁设备中的Fe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FeCl3溶液也和金属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3)控制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
(4)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得到氯化铁溶液,据此回答;
(5)酸性废水中的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据此回答.

解答 解:(1)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Fe3+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FeCl3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Fe3+存在;
(2)钢铁设备中的Fe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FeCl3溶液也和金属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Fe=3Fe2+;2Fe3++Cu=2Fe2++Cu2+
(3)控制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所以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选bd;
故答案为:bd;
(4)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生成,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而Fe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
故答案为:6Fe2++6H++ClO3-═6Fe3++Cl-+3H2O;
(5)酸性废水中的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因此不能吸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
故答案为:酸性废水中的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因此不能吸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

点评 本题考查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平衡移动影响因素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难度,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实验装置的科学设计是实验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相关问题:
(1)图A为“人教版”教材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某同学甲认为下图B装置进行酯化反应效果比A要好,他的理由是便于冷凝回流,减少反应物损失;
某同学乙经查阅资料认为下图C装置进行酯化反应效果更好,他的理由是既能冷凝回流又能及时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酯的生成.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
①当其和Na反应时,可转化为
②当其和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反应时,可转化为 
③当和NaHCO3溶液反应时,可转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请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写出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二元醇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3)安全瓶b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烯气体中含有的CO2、SO2等酸性气体.
(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因是(写出两条)乙烯流速过快,未完全发生加成反应;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
(6)e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是吸收HBr和Br2等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分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0246810
V(O2)/mL0.09.917.222.426.5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CO(g)+H2O(g)?CO2(g)+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1.71.11.0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H<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CO和0.80mol的H2O,反应初始6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03mol•L-1•s-1,则6s末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8mol•L-1;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80%;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d(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C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O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
(4)已知1000℃时,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物c(H2O):c(CO)应不低于14.4;
(5)某燃料电池以CO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熔融态的K2CO3为电解质,请写出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CO2═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B.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C.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面以下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压强增大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类危害减小
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将含49g H2SO4的某浓硫酸加水,配成500ml溶液.
(1)求所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将此溶液稀释成1L溶液,取出0.1L再与65g的锌反应,求可以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温度下,将浓度都是0.1mol•L-1的X2、Y2两种气体充入至密闭容器中,使之发生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c(X2)=0.04mol•L-1、c(Y2)=0.08mol•L-1、c(Z)=0.04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是(  )
A.X2+2Y2?XY2B.3X2+Y2?2X3YC.2X2+Y2?2X2YD.X2+3Y2?2XY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