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C处于同一主族,C、D、E处于同一周期;A、B组成的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E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溶于水呈强酸性的化合物Z,同时生成B的单质,D的单质既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C、E可组成化合物M.
(1)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用电子式表示M的形成过程
(3)写出D的单质与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4)E的单质与X反应化学方程式3Cl2+2NH3=N2+6HCl,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质量之比213:34;
(5)A、B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X和G,X的电子式为,G的结构式为

分析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组成的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NH3,A为H元素,B为N元素;A、C处于同一主族,C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故C为Na;C、D、E处于同一周期,即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5=7,故E为Cl,E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溶于水呈强酸性的化合物Z,同时生成B的单质,应是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HCl,Z为HCl,D的单质既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则D为Al;C、E可组成化合物M为NaCl,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组成的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NH3,A为H元素,B为N元素;A、C处于同一主族,C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故C为Na;C、D、E处于同一周期,即处于第三周期,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1+5=7,故E为Cl,E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溶于水呈强酸性的化合物Z,同时生成B的单质,应是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HCl,Z为HCl,D的单质既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则D为Al;C、E可组成化合物M为NaCl.
(1)Al3+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故答案为:
(3)A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4)E的单质与X反应为:3Cl2+2NH3=N2+6HCl,反应中氧化剂为氯气,还原剂为氨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213:34
故答案为:3Cl2+2NH3=N2+6HCl;213:34;
(5)A、B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为1:3的分子X为NH3,而原子数目比为2:4分子G为N2H4,X的电子式为,G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应用,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从实验室含碘废液中回收碘.制订两种方案提取,他们的实验方案如下:
(甲小组实施的为方案一,乙小组实施的为方案二)

I.CuI在酸性介质中采用FeCl3氧化成即可生成单质碘.请写出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2CuI+4Fe3+═4Fe2++2Cu2++I2↓.
Ⅱ.蒸馏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接受器、锥形瓶、酒精灯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器、温度计.
Ⅲ.甲小组为测定含碘废水中碘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A.各取1000g实验室废水,进行以上操作后,将所得KI晶体溶于适量水中配置成100mL溶液;
B.取KI溶液20mL于锥形瓶中;
C.用稀硫酸酸化所得KI溶液,加入足量KIO3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D.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1的Na2S2O3溶液20.0mL,恰好反应完全.
已知:I2+2S2O32-=2I-+S4O62-
(1)请写出步骤 C 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I-+IO3-+6H+=3I2↓+3H2O
(2)该废液中碘的质量分数为0.32%.
Ⅳ.(1)步骤③中的操作名称为过滤,通过该步操作还得到另一黑色固体物质.
(2)乙小组同学针对该黑色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步骤进行定性分析:
步骤操作现象
取黑色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进行洗涤、干燥黑色物质未溶解
取适量固体于稀硫酸中进行充分溶解无气体生成
移取少量步骤二溶液于试管A中,并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为血红色
移取少量步骤二溶液于试管B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在进行步骤四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否(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KMnO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
②通过以上步骤进行分析,该黑色物质可能为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醇B.戊烷
C.戊烯D.戊醛(C5H10O,仅含一个-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按要求填空:
(1)由乙烯制取聚乙烯的化学方程: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2,3-二甲基戊烷(CH32CHCH(CH3)CH2CH3
 ②3-甲基-2-戊烯CH3CH=C(CH3)CH2CH3
 ③间二甲苯
(3)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的链状单炔烃的分子式C5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类比对象结论
A2F2+2H2O═4HF+O22I2+H2O═4HI+O2
B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CNa2O+H2O═2NaOHFeO+H2O═Fe(OH)2
DCa(ClO)2+CO2+H2O═CaCO3↓+2HClOCa(ClO)2+SO2+H2O═CaSO3↓+2HCl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A的元素符号O、写出A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具有18电子的微粒的电子式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r(O2-)>r(Na+
(3)A、B形成的某化合物能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每消耗1mol CO2,转移的电子数为1NA,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4)DA2与E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l2+2H2O=2HCl+H2SO4
(5)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足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6)元素B与元素C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Na(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cd(填序号).
a.B单质的熔点比C单质低             b.B的化合价比C低
c.B单质常温下与水反应而C单质不能   d.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C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向FeCl2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某同学用此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
(1)写出FeCl2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4H++NO3-=3Fe3++NO↑+2H2O.
(2)图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极到b极.
(3)在乙烧杯中会观察到的现象为生成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红棕色,写出乙烧杯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4H++NO3-+3e-=NO↑+2H2O.
(4)H+流向乙烧杯,若一段时间内流向该烧杯的H+有0.05mol,则消耗Fe2+2.8g
(5)该装置存在的缺点可能是(写一点)正极生成的NO会污染空气.
(6)若将乙烧杯的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写出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Fe2+-e-=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工业流程如图: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石灰乳,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为过量.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
(3)试剂②选用盐酸;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OH)2+2H+═Mg2++2H2O.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可制备金属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Mg+Cl2↑.
(5)加入试剂①后,第一步分离得到的溶液主要为粗盐,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后两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①溶解: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②过滤:引流,防止液体外溅.
③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液体或晶体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没有影响.
(2)图中△H=-198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L-1•min-1,则v(O2)=0.025mol•L-1•min-1、v(SO3)=0.05mol•L-1•min-1
(5)已知1mol硫燃烧放热为296kJ,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H(要求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