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有一包从海水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估计还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
(1)现用实验验证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MgCl2(填写化学式),接着再加数滴碳酸钠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CaCl2(填写化学式).实验证明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钙.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接下面步骤继续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
③向粗盐溶液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的同一仪器是玻璃棒,它在步骤②和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的目的是加速溶解,步骤⑤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填写名称)相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步骤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加过量的稀盐酸
(4)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A,你不选择另一种的理由除杂过程中新生成的氯化钠在B中.

分析 (1)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检验的是氯化镁;碳酸钠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是用于检验氯化钙;
(2)在溶解、蒸发、过滤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样品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以便加速溶解;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3)粗盐中含有氯化钙,需要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除去杂质钙离子;移入蒸发皿蒸发前,要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根据存在步骤可知,A为碳酸钙沉淀,而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解答 解:(1)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MgCl2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aCl2
故答案为:MgCl2;CaCl2
(2)②③⑤的步骤分别为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三种操作中都使用到玻璃棒,它在步骤②和⑤的操作方法都是搅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的目的是加速固体的溶解,步骤⑤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避免液体飞溅,
故答案为:玻璃棒;加速溶解;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已知粗盐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即含有杂质钙离子,应该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前面除杂质时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移入蒸发皿蒸发前,要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要加过量的稀盐酸;
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Na2CO3+CaCl2=CaCO3↓+2NaCl;加过量的稀盐酸;
(4)A为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可以据此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而B中含有新生成的氯化钠,无法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所以步骤⑥中需要称量的是A的质量,
故答案为:A; 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点评 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方法、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正确理解提纯原理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铬是用途广泛的金属,但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有害的含铬工业废水.
I、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Cr2O42- 和CrO72-工业废水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 (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中,pH=0时溶液显橙色.
(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CrO4制备Na2Cr2O7的装置如图1所示.

a极的名称是负极;b极直接相连一极的反应式为2H2O-4e-=4H++O2↑.
(3)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烧碱,若溶液中c(Fe3+)=2.0×10-12mol•L-1,则溶液中c(Cr3+)=3×10-5mol•L-1.(已知Ksp[Fe(OH)3]=4.0×10-38 mol•L-1,Ksp[Cr(OH)3]=6.0×10-31 mol•L-1).
II、探究CrO3的强氧化性和热稳定性
(4)CrO3遇有机物(如酒精)时猛烈反应以至着火.若该过程中乙醇被氧化成乙酸,CrO3被还原成绿色的Cr2(SO43.补充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aCrO3+bC2H5OH+cH2SO4=dCr2(SO43+eCH3COOH+fR
b:c:f=1:2:3.
(5)CrO3的热稳定性差,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定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B点时生成固体的化学式为Cr2O3.(固体残留率=$\frac{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的质量}$×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D.还原性:Na>M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NaN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第一步:在吸收塔中,将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体积分数:含0.5%NO、1.5%NO2
用纯碱溶液完全吸收.
第二步:将吸收塔中的混合液送入转化塔中,加入50%HNO3溶液,同时通入足量的压缩空气搅拌,充分反应,得到NaNO3和硝酸的混合液.
第三步:将转化塔中的混合液用纯碱中和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NaNO3成品.
已知:每生产1.7t纯净的NaNO3固体,需消耗1.3t无水Na2CO3、消耗氧气的体积为67.2m3(标准状况下)和一定量的HNO3.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中均不含氮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生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NO+3NO2+2Na2CO3═3NaNO2+NaNO3+2CO2
(2)检验NaNO3成品中是否含少量的Na2CO3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NaNO3样品溶于水,滴入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又消失,说明有Na2CO3存在,否则无.
(3)生产过程中Na2CO3的利用率是0.82(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生产1.7t纯净的NaNO3固体,可以处理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的体积为8960m3(标准状况下).(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下胆矾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恒重操作是指加热、冷却、称量这一过程重复两次
B.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加热时晶体不小心溅出坩埚,再加一些胆矾
D.为了节约时间,加热时直接用大火加热直至最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于反应3H2(g)+N2(g)?2NH3(g)△H<0.,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减小反应物浓度,逆反应的速率变慢,正反应速率变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增大压强,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正催化剂,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物质A、B混合于5L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2C,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T0对应的反应速率v(正)=v(逆)(用“=”、“>”或“<”表示,下同);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填“放”或“吸”)
(3)X、Y两点A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Y>X;
(4)温度T<T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反应未达平衡,仍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若Y点的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量为1.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120℃时,1L某气态烃在9L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后混合气体体积仍为10L(同条件下测得),则该烃可能是(  )
A.C2H4B.C2H6C.C2H2D.C6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硫粉处理洒落的水银
B.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并且用手使劲揉眼睛
C.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逃离实验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