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
A.1,2,5-三甲苯B.2-甲基-3-丁烷
C.2-甲基-1,3-丁二烯D.2-甲基-3-乙基丁烷

分析 A、苯的同系物命名时,应从简单的侧链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给苯环上的碳原子进行标号,使侧链的位次和最小,据此分析;
B、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并标出官能团的位置;
C、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并标出官能团的位置;
D、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并标出官能团的位置.

解答 解:A、苯的同系物命名时,应从简单的侧链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给苯环上的碳原子进行标号,使侧链的位次和最小,故三个甲基分别处于1号、2号和4号碳原子上,故名称为1,2,4-三甲基苯,故A错误;
B、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为丁烯,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则碳碳双键在1号和2号碳原子间,在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并标出官能团的位置,故名称为3-甲基-1-丁烯,故B错误;
C、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当两端离官能团一样近时,要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在1号和2号碳原子间、3号和4号碳原子间各有一条双键,在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2-甲基-1,3-丁二烯,故C正确;
D、烯烃命名时,应选择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梁上有5个碳原子,故为戊烯,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故在1号和2号碳原子间存在双键,在2号和3号碳原子上各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2,3-二甲基-1-戊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烯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熟练掌握命名方法是解题关键,应注意基础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
D.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去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酒精、四氯化碳
C.硝基苯、酒精、四氯化碳D.硝基苯、酒精、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工业上利用N2和H2可以合成NH3,NH3又可以进一步制备联氨(N2H4)等.
(1)火箭常用N2H4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NO2(g)?$\frac{1}{2}$N2O4(g)△H=-26.35kJ•mol-1
试写出气态联氨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g)+N2O4(g)=3N2(g)+4H2O(g)△H=-1083kJ•mol-1
(2)联氨--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氢氧化钾溶液.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4e-+2H2O=4OH-
(3)在300℃时,改变起始反应物中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反应N2(g)+3H2(g)?2NH3(g)△H<0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请在图中画出400℃时对应的图象.
②在a、b、c三点中,H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a(填字母).
(4)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NO2+Na2CO3═2NaNO2+CO2
若在标准状况下有NO、NO2的混合气体(不考虑N2O4)恰好与50mL 1. 0mol•L-1的Na2CO3溶液反应完全,且生成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的比为4:1,则在混合气体中NO气体的体积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工业上利用硅的氧化物制取硅单质,主要反应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C(填化学式),被还原的物质是SiO2(填化学式);若反应中消耗了1molC,则生成0.5molS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现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对应曲线 c(HCl)/mol•L-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0 粉末状
 3 c 2.5  块状
 4 d 2.5 30 块状
A.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mol•L-1
B.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mol•L-1
C.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D.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度最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
A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可做染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SiO2是酸性氧化物Si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D硬铝是合金其熔点比金属铝的熔点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关下列图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净减少量M
B.
图虚线b表示反应加入催化剂后能量变化曲线
C.
图为可逆反应的浓度一时间图,化学方程式为2X(g)+3Y(g)?2Z(g)
D.
图对应于反应H2(g)+CO2(g)?H2O(g)+CO(g),曲线I变为曲线II和曲线III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加入催化剂和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为原来的$\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2份50mL同样的NaOH的溶液,分别向其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甲和乙两种溶液,在甲和乙溶液中分别逐渐加入80mL1mol/LHCl的盐酸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的关系.

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物质的量是多少?
(2)乙溶液中通入CO2的体积为多少?
(3)若甲、乙溶液直接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假设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甲、乙溶液体积之和,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