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颜色、性质 | 物质 | 颜色、性质 |
氢氧化铜Cu(OH)2 | 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 硫酸铜(CuSO4) | 溶液呈蓝色 |
氧化亚铜(Cu2O) | 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 氯化铜(CuCl2) | 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
氯化亚铜(CuCl) |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 碱式氯化铜 | 绿色固体不溶于水 |
分析 (1)由Cu的化合物的颜色可知,CuCl为白色固体;
(2)利用装置不漏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阴极碳棒上的产物与氢气反应产物中没有水;由实验现象分析理由;
根据CuCl与氢气反应生成了氯化氢,通过检验氯离子判断是否存在CuCl;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亚铁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氯化氢;
(4)①铜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电解过程中析出Cu而抑制其水解;
阳极生成的氯气溶解于溶液中生成酸;
②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会产生爆炸;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响H元素检验.
解答 解:(1)由Cu的化合物的颜色可知,CuCl为白色固体,故答案为:CuCl;
(2)利用装置不漏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为将橡胶管套在导气管上,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水的液面不会连续下降,证明装置A的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将橡胶管套在导气管上,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水的液面不会连续下降,证明装置A的气密性好;
(3)①由于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证明中b反应产物没有水生成,碳棒上的红色物质中没有氧元素,一定不会含有氧化亚铜,
故答案为:否;F中物质不变蓝色;
②假设②中,白色物质若为CuCl,CuCl与氢气反应会生成氯化氢,将生成产物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若D中生成了白色沉淀,证明白色物质为CuCl,
故答案为:D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为CuCl与氢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l+H2$\frac{\underline{\;\;△\;\;}}{\;}$2Cu+2HCl,故答案为:2CuCl+H2$\frac{\underline{\;\;△\;\;}}{\;}$2Cu+2HCl;
(3)①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且生成氯化亚铜发生2Cu2++2e-+2Cl-=2CuCl,
故答案为:Cu2++2e-=Cu,2Cu2++2e-+2Cl-=2CuCl;
②用若装置b中的空气没有排净就开始加热,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可能爆炸,且空气中水蒸气会干扰Cu2O是否存在的判断,故答案为: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可能爆炸,且空气中水蒸气会干扰Cu2O是否存在的判断.
(4)①a中由于Cu2++2H2O?Cu(OH)2+2H+,电解使Cu2+浓度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
b中电解产生的氯气溶于水,使水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
故答案为:a中由于Cu2++2H2O?Cu(OH)2+2H+,电解使Cu2+浓度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
b中电解产生的氯气溶于水,使水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
②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可能产生爆炸现象,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从而干扰Cu2O是否存在的判断,
故答案为: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空气中水蒸气会干扰Cu2O是否存在的判断.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实验,涉及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性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实验安全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及解决问题、实验操作能力,难点是(4)①中溶液pH变化原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5}$mol | B. | 2mol | C. | 3 mol | D. | 6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3+ | B. | NH4+ | C. | Fe3+ | D. | 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