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进行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  )
A.将铁粉加到稀硝酸中
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C.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D.室温下,NaOH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后所得的pH大于7的溶液

分析 A、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先生成硝酸铁,若铁过量会继续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铝溶液过量盐酸,溶质是氯化铝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C、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会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最终剩余为Ba(OH)2溶液;
D、NaOH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后所得的pH大于7的溶液,溶质可能是醋酸钠,或者是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解答 解:A、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先生成硝酸铁,若铁过量会继续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所以根据铁用量的多少可以生成硝酸铁和硝酸亚铁混合物,故A错误;
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溶质是氯化铝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会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最终剩余为Ba(OH)2溶液,一定是一种溶质,故C正确;D、NaOH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后所得的pH大于7的溶液,溶质可能是醋酸钠,或者是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定量反应的产物判断、盐类水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主要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香叶醛()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在硫酸的作用下能生成对异丙基甲苯().下列有关香叶醛与对异丙基甲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异丙基甲苯的分子式为C10H14
B.香叶醛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芳香醇
C.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两者均能与溴水反应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B.反应2CO(g)+2H2(g)→CH3COOH (l)的△S>0
C.冰醋酸用水稀释,溶液中c(H+)先变大后变小
D.含有CH3COOH、C2H5OH、CH3COOC2H5及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浓硫酸,CH3COOC2H5的物质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让其与铁发生反应的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试回答:
(1)C、G两个装置所盛放的试剂分别是:C饱和食盐水G氢氧化钠溶液.
①装置搭好须进行气密性检查,写出操作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G中加水,微热A处酒精灯,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②两处酒精灯应先点燃A处(填写A或B),目的是赶走空气,防止铁被空气氧化.
③F中的现象为产生棕黄或棕红或棕褐色的烟,G中出现了一种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Fe(OH)3
(3)写出在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E: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SO2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现象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2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3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①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还原性.
②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③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O2+SO2+Ba2++H2O═BaSO4↓+NO↑+2H+
④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完全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4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4S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表说明:
产品标准GB5461
产品等级一级
配  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20~50mg/kg
分装时期
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SO32-+H2O=2I-+SO42-+2H+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d.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其中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bdc(填序号)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滴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1.0×10-5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frac{423}{w}$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某二元化合物甲(M=233.5)是一种易潮解的橙黄色晶体,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将2.335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0.01moL液体乙和224mL(标准状况下)黄绿色的单质丙气体,乙遇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次碘酸和氯化氢.实验室中可用KClO3、I2、浓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甲,甲和KI反应生成I2
(1)乙的化学式ICl.
(2)写出甲在热水浴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ICl3=ICl+Cl2↑.
(3)制备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O3-+I2+6H++5Cl-=2ICl3+3H2O.
(4)下列有关化合物甲性质及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D.
A.不能与可燃物、碱类一起储运
B.不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作用无明显现象
D.一定条件下能与乙烯或苯反应
(5)用海带制碘时,生成的粗碘中常混有乙,请你设计最佳实验加以提取碘向粗碘中加入适量的KI固体加热升华可得碘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
A.氯气:K+  Ba2+  SiO32-  NO3-
B.氨气:K+   Na+  AlO2-  CO32-
C.二氧化硫:Na+   NH4+  SO32-  C1-
D.甲醛:Ca2+  Mg2+  Mn04-  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FeCl3在100℃左右时升华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g→h→d→e→b→c→f
(2)装置D的作用吸收过量氯气;试剂X为饱和食盐水.
(3)硬质玻璃管与收集器之间没有用导管连接,原因是防止堵塞.
(4)B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A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共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B.
(5)将所得FeCl3固体溶于水,则该溶液呈酸性(填“中性”、“酸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