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 CH4和1.20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0204050
T1n(CH4)/mol0.500.350.250.100.10
T2n(CH4)/mol0.500.300.18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为70.0%
B.该反应的△H>0、T1<T2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0 mol CH4和0.80 mol H2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 mol CH4和1.20 mol NO2,与原平衡相比,达新平衡时N2的浓度增大、体积分数减小

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T1温度在40min到达平衡,开始对应各组分浓度相等,前20min内温度T2的反应速率大于温度T1的,则温度T2>T1,T2温度先到达平衡,到达平衡时间小于40min,50min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大于T1温度平衡时的0.1mol,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计算平衡时参加反应的甲烷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转化率;
B.根据分析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根据K=$\frac{c({N}_{2})•c(C{O}_{2})•{c}^{2}({H}_{2}O)}{c(C{H}_{4})•{c}^{2}(N{O}_{2})}$判断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相对大小,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
D.再充入0.50molCH4和1.20molNO2,平衡正向移动,氮气浓度增大,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增大压强,与原平衡相比平衡逆向移动.

解答 解:由表中数据可知,T1温度在40min到达平衡,开始对应各组分浓度相等,前20min内温度T2的反应速率大于温度T1的,则温度T2>T1,T2温度先到达平衡,到达平衡时间小于40min,50min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大于T1温度平衡时的0.1mol,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T2平衡时参加反应的甲烷物质的量为:0.5mol-0.15mol=0.35mol,则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frac{0.35mol}{0.5mol}$×1005=70%,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温度T1<T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故B错误;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0molCH4和0.80molH2O(g),此时甲烷浓度为0.4mol/L,原平衡时生成的水为(0.5-0.1)mol×2=0.8mol,此时水的浓度为1.6mol/L,根据K=$\frac{c({N}_{2})•c(C{O}_{2})•{c}^{2}({H}_{2}O)}{c(C{H}_{4})•{c}^{2}(N{O}_{2})}$可知此时Qc=6.4=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故C错误;
D.再充入0.50molCH4和1.20molNO2,平衡正向移动,氮气浓度增大,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增大压强,与原平衡相比平衡逆向移动,达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根据甲烷物质的量变化判断温度大小为解答关键,注意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关系判断反应进行方向,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均降低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O32-)+2c(OH-)=2c(H+)+c(HCO3-)+3c(H2CO3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NaHCO3;d.NaOH.(已知酸性:C6H5OH<H2CO3)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c、a
④1L 0.1mol/L 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NA
⑤pH=4.75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c(CH3COOH)+c(H+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⑦把0.1mol/L的NaHCO3溶液与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Ba2+)>c(Na+)>c(H+
⑧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
A.①②③⑤B.③⑤⑥⑦C.①③④⑥D.②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保证食品安全、保持营养均衡,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
①维生素C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下列富含维生素C的是B(填字母).
A.牛肉    B.辣椒   C.鸡蛋
②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且造成智力损害,该微量元素是A
A.碘    B.铁     C.钙
④使用青霉素可能会产生过敏,在用药前患者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种功能性紫外光固化涂层胶JEA单体N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环氧烷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A是一种烃,其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1倍.A的分子式为C3H6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CH3-CH=CH2+Cl2$\stackrel{500℃}{→}$ClCH2-CH=CH2+HCl.
(3)已知D分子中含有三元环结构,则D的结构简式为
②、③两种途径均可得到D,你认为符合“原子经济”要求的合成的途径为②(填序号).
(4)已知F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E→F的化学方程式为
(5)BPA又名双酚A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1mol双酚A与浓溴水发生反应最多消耗4molBr2
b.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
c.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等反应
(6)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可以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7)已知N的结构简式如下:

由D、BPA、H合成N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8)请任意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含顺反异构)CH2=CH-CH2COOH、(或).
①与H互为同系物     ②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1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250℃、T℃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a kJ/mol,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T<250
B.250℃时,0~10 min内v(H2)=0.015 mol/(L•min)
C.CO的平衡转化率在250℃时比T℃时大
D.250℃时,起始时向容器中改充1 mol CH3OH气体,恒温达平衡后,CH3OH的物质的量大于0.1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图)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S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


①写出左边集气瓶的作用混合SO2和N2
②石灰乳的作用是:SO2+Ca(OH)2=CaS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写出MnO2和H2SO3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MnO2+H2SO3=Mn2++SO42-+H2O.
④反应过程中,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ac(选择选项填空).
a.缓慢通入混合气体 b.快速通入混合气体c.控制适当的温度 d.高温加热
(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
①边搅拌边加入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
②过滤,水洗2~3次;
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干净.检验水洗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少量于试管,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水洗合格.
④用少量C2H5OH洗涤,其目的是乙醇容易挥发,便于低温干燥,防止MnCO3受潮被氧化,受热分解;
⑤低于100℃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5℃时,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NH3溶于水得0.1mol/L氨水20.0mL,测得PH=11,则该条件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10-5.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铵固体,此时$\frac{c(N{H}_{4}^{+})}{c(O{H}^{-})}$值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  )
A.C2H4B.CH≡CHC.CH3C≡CH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BD(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         
B.向水中加入Cu(NO32
C.加热水至100℃[其中c(H+)=1×10-6 mol•L-1
D.在水中加入(NH42SO4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红色,溶液呈中性
(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7(填“>”、“<”或“=”),溶液呈中性(填“酸”、“碱”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