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再用PdCl2溶液检验CO;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
(2)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②草酸会和石灰水产生难溶的草酸钙,对二氧化碳在检验产生干扰.
解答 解:(1)①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混合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CO2;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再用PdCl2溶液检验CO,若PdCl2溶液有灰色沉淀产生,同时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含有CO;
故答案为:CO2;CO;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则分解的方程式为:H2C2O4$\frac{\underline{\;\;△\;\;}}{\;}$CO2↑+CO↑+H2O;故答案为:H2C2O4$\frac{\underline{\;\;△\;\;}}{\;}$CO2↑+CO↑+H2O;
(2)①将接口a与j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F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②草酸会和石灰水产生难溶的草酸钙,对二氧化碳在检验产生干扰,故答案为:草酸会和石灰水产生浑浊.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涉及物质的检验、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操作设计等,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NaOH═NaHCO3 | |
B. | 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Cu═Cu2++Fe 2+ | |
C. | 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Cu(NO3)2+2NO↑+2H2O | |
D. | 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方程式:NH4++H++SO42-+Ba2++2OH-═BaSO4↓+NH3•H2O+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氧化三碳的电子式为 ![]() | B. | 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 ||
C. | C3O2和CO2中原子不全为sp杂化 | D. | C3O2不是碳酸的酸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 |
B. |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不一定等于该能层序数 | |
C. | 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 |
D. | 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但自旋方向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苯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贮存 | B. | 浓硝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 ||
C. | 少量白磷存放在水中 | D. | 少量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50mL 0.4mol/L的HCl | B. | 250mL 0.2mol/L的AlCl3 | ||
C. | 250mL 0.3mol/L的BaCl2 | D. | 100mL 0.2mol/L的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元素的化合态转化成游离态的过程就是还原的过程 | |
B. |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元素被氧化 | |
C. | 电解熔融氧化铝时,每还原出1 kg铝,必有111mol电子转移 | |
D. | 工业上常用电解NaCl水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