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FeCuS2)为原料制备铜和高铁酸钾(K2FeO4),其生产流程如下:

(1)黄铜矿石浮选时要将矿石粉碎的理由是使矿石在煅烧时能被空气充分氧化.
(2)黄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的化学方程式2FeCuS2+O2$\frac{\underline{\;高温\;}}{\;}$Fe2O3+4SO2+2CuO.
(3)Cu2O与稀硫酸反应时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Cu2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
(4)试剂X可能是B (填字母).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硫酸
(5)为了充分自用资源,变废为宝,用足量Ca(OH)2悬浊液吸收形成酸雨的气体,生成固体的化学式为CaSO3,然后再用硫酸处理该固体,得到的高浓度气体用于制备硫酸.
(6)在工业上,一般利用亚铬酸钾(KCrO2)氧化还原滴定法来确定高铁酸钾的纯度,其原理如下:在强碱性溶液中,高铁酸钾将亚铬酸钾氧化为铬酸钾(K2CrO4),生成的铬酸钾酸化后形成重铬酸钾(K2Cr2O7),再用亚铁离子滴定生成的重铬酸钾,现称取1.980g粗高铁酸钾样品溶于适量KOH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rO2,充分反应[K2FeO4转化为Fe(OH)3]后过滤,滤液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取25.00mL滤液,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mol•L-1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数据,然后重复滴定两次并算出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93mL,则上述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3.1%.

分析 根据流程图,黄铜矿(主要成分为FeCuS2)进行粉碎浮选,便于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反应,在空气中被氧化成黄铜矿氧化铁和氧化铜固体及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被一氧化碳还原得金属粉末是铜和铁的混合物,将铜和铁的混合物溶于稀硫酸,过滤可得粗铜,经过精制可得精铜,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在次氯酸钠的碱性溶液中被氧化成高铁酸钠,再加入氢氧化钾至饱和,可生成高铁酸钾晶体,经纯化可得纯高铁酸钾,据此答题;

解答 解:根据流程图,黄铜矿(主要成分为FeCuS2)进行粉碎浮选,便于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反应,在空气中被氧化成黄铜矿氧化铁和氧化铜固体及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被一氧化碳还原得金属粉末是铜和铁的混合物,将铜和铁的混合物溶于稀硫酸,过滤可得粗铜,经过精制可得精铜,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在次氯酸钠的碱性溶液中被氧化成高铁酸钠,再加入氢氧化钾至饱和,可生成高铁酸钾晶体,经纯化可得纯高铁酸钾,
(1)将矿石粉碎可以增大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矿石在煅烧时能被空气充分氧化,
故答案为:使矿石在煅烧时能被空气充分氧化;
(2)黄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uS2+O2$\frac{\underline{\;高温\;}}{\;}$Fe2O3+4SO2+2CuO,
故答案为:2FeCuS2+O2$\frac{\underline{\;高温\;}}{\;}$Fe2O3+4SO2+2CuO;
(3)Cu2O与稀硫酸反应时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亚铜离子自身氧化还原生成铜单质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
故答案为:Cu2O+2H+=Cu+Cu2++H2O;
(4)在铁铜的混合物中溶解铁而分离出铜,因为稀硝酸、浓硫酸都能与铜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硝酸、浓硫酸,如果用盐酸溶解生成氯化亚铁,氯离子能被后来加入的次氯酸根氧化,所以也不能用盐酸,只能用稀硫酸,故选B;
(5)用足量Ca(OH)2悬浊液吸收形成酸雨的气体即二氧化硫,生成固体的化学式为CaSO3,然后再用硫酸处理该固体,得到的高浓度SO2用于制备硫酸,
故答案为:CaSO3
(6)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利用亚铬酸钾(KCrO2)氧化还原滴定法来确定高铁酸钾的纯度的过程中有关系式:2K2FeO4~K2Cr2O7~6(NH42Fe(SO42,滴定反应中消耗(NH42Fe(SO42的物质的量为0.01893L×0.10mol•L-1=0.001893mol,所以1.980g样品中K2FeO4的物质的量为0.001893mol÷3×$\frac{250}{25}$=0.00631mol,则上述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frac{0.00631×198}{1.980}$×100%=63.1%,
故答案为:63.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提纯的理解应用、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注意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和电子得失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9 mol•L-1,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  )
A.只能是酸B.只能是碱
C.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D.只能是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需要450 mL 1.0 mol•L-1的硫酸溶液,某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依此进行配制,请回答相关问题.(已知所用98%浓硫酸的密度为1.84 g•cm-3
①计算需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②在烧杯中将浓硫酸稀释;③接着将稀释后的硫酸转移到容量瓶中;④洗涤烧杯和玻璃棒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⑤定容;⑥摇匀.
(1)该小组选用200 mL和250 mL的容量瓶各一个,你认为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如填不正确,应选1个500 mL容量瓶(指出规格和个数)的容量瓶,并请说出你的理由配制次数越多,积累误差就越大.
(如填正确,后两问可不作回答).
(2)按照你选取的容量瓶,应该用50 mL(多大规格)的量筒(可供选择的量筒规格为:10 mL、15 mL、20 mL、50 mL和100 mL),量取27.2mL 98%的浓硫酸.
(3)量筒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已洗干净但不干燥,对结果是否造成影响,请具体回答量筒不干燥使结果偏小,而容量瓶不干燥无影响;某同学认为将量筒内浓硫酸倒出之后,应将量筒洗涤一下并将洗涤液并入烧杯中,最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你认为错误(填“正确”或“错误”).
(4)配制好的溶液要等到下周高一同学的实验课上使用.该小组同学认为保存在容量瓶里就行,你怎样认为?如果你是该小组的成员.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做法配制好的溶液保存于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注明配制日期、浓度及硫酸等字样.
(5)指出上述操作步骤中的疏漏之处没有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该处疏漏可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以淀粉为原料制取酒精,若有含400g淀粉的植物果实,经过反应制得227g 80%的酒精.则由植物果实中的淀粉制取酒精的转化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铁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B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要检验溶液B中Fe3+,最适宜选用的试剂为d若要检验溶液B中Fe2+,最适宜选用的试剂为a(填字母).
a.KMnO4溶液   b.铁粉   c.NaCl溶液   d.KSCN溶液
(2)向溶液B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Fe2++2H+=2Fe3++2H20;实验室选用H2O2而不用Cl2作氧化剂,除考虑环保因素外,另一原因是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3)由溶液D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了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B.第三周期中,D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
C.A、B、C三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E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硫、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2形成酸雨的原因: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A、B、C所示:


?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B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浓氨水和氧化钙(或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写名称);?图2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Ⅳ.?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C
A.CO2    B.NO    C.Cl2     D.H2
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
(3)氢化钠(NaH)是一种还原性极强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氢化钠(NaH)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4NaH $\frac{\underline{\;高温\;}}{\;}$4NaCl+Ti+2H2↑.
?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NaOH+H2↑,NaH与液氨(NH3)也有类似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NH3═NaNH2+H2↑.如果有12g NaH参加此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4)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3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HCl3+3H2O═H2SiO3↓+3HCl+H2↑;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高温下H2与O2混合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室安全措施的是(  )
A.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B.酒精灯洒出的酒精万一在桌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尽快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为节约氢气,应先停止氢气再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Al3+、OH-、Br-B.H+、Fe2+、SO42-、CO32-
C.K+、NH4+、CO32-、OH-D.Ca2+、Al3+、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