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肌红蛋白(Mb)与血红蛋白(Hb)的主要功能为输送氧气与排出二氧化碳.肌红蛋白(Mb)可以与小分子X(如氧气或一氧化碳)结合.反应方程式:Mb(aq)+X(g)?MbX(aq)
(1)在常温下,肌红蛋白与CO 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CO)远大于与O2结合的平衡常数K(O2),下列哪个图最能代表结合率(f)与此两种气体压力(p)的关系c.

(2)①通常用p 表示分子X 的压力,p0表示标准状态大气压.若X 分子的平衡浓度为$\frac{p}{{p}_{0}}$,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请用p、p0和K 表示吸附小分子的肌红蛋白(MbX)占总肌红蛋白的比例$\frac{pK}{pK+{p}_{0}}$.
②下图表示37℃下反应“Mb(aq)+O2(g)?MbO2(aq)”肌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度(α)与氧分压p(O2)的关系,p0取101kPa.据图可以计算出37℃时上述反应的正反应平衡常数Kp=2.00.

分析 (1)Mb(aq)+X(g)?MbX(aq),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无论是CO还是O2,随着压强的增大,结合率(f)都是逐渐增大;肌红蛋白与CO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CO)远大于与O2结合的平衡常数K(O2),说明肌红蛋白与CO的结合能力比其与O2的结合能力强;
(2)①设平衡时吸附小分子的肌红蛋白(MbX)的浓度为[MbX],肌红蛋白(Mb)的浓度为[Mb],根据K的概念代入表达式;
②令Mb起始浓度为1,根据三段式:
           Mb(aq)+O2(g)?MbO2(aq)
起始:1                                   0
转化:α                                 α
平衡:1-α                                 α
K=$\frac{c(Mb{O}_{2})}{c(Mb)•P({O}_{2})}$=$\frac{α}{(1-α)P({O}_{2})}$,根据图2,p(O2)=2.0kPa,α=80%,代入计算.

解答 解:(1)对于Mb(aq)+X(g)?MbX(aq),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无论是CO还是O2,随着压强的增大,结合率(f)都是逐渐增大.在常温下,肌红蛋白与CO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CO)远大于与O2结合的平衡常数K(O2),说明肌红蛋白与CO的结合能力比其与O2的结合能力强,所以相同压强条件下,肌红蛋白与CO的结合率(f)更大,因此C图象符合,
故答案为:C;
(2)①设平衡时吸附小分子的肌红蛋白(MbX)的浓度为[MbX],肌红蛋白(Mb)的浓度为[Mb],则对于Mb(aq)+X(g)?MbX(aq),平衡常数K=$\frac{[MbX]}{[Mb]•\frac{p}{{p}_{0}}}$,所以[Mb]=$\frac{[MbX]}{K•\frac{p}{{p}_{0}}}$,所以吸附小分子的肌红蛋白(MbX)占总肌红蛋白的比例为$\frac{[MbX]}{[MbX]+[Mb]}$,将[Mb]代入整理可得,比例为$\frac{pK}{pK+{p}_{0}}$;
故答案为:$\frac{pK}{pK+{p}_{0}}$; 
②令Mb起始浓度为1,根据三段式:
           Mb(aq)+O2(g)?MbO2(aq)
起始:1                                   0
转化:α                                 α
平衡:1-α                                 α
K=$\frac{c(Mb{O}_{2})}{c(Mb)•P({O}_{2})}$=$\frac{α}{(1-α)P({O}_{2})}$,根据图2,p(O2)=2.0kPa,α=80%,K=$\frac{0.8}{(1-0.8)×2}$=2.00;
故答案为:2.00.

点评 本题考察化学反应原理的载体一改工业合成的惯例,采用人体中气体分子与蛋白结合的平衡模型,非常新颖.本题的思维含量很高,计算量也不小,特别是第(2)题要求对平衡常数的运算式熟练掌握,并且引入平衡分压概念,适当拓展,全面思考的能力.此题难度很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材料创新则是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
①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②塑料、纤维及橡胶为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中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③水泥、玻璃及陶瓷都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生产水泥和玻璃都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制备玻璃的反应Na2CO3+SiO2 $\frac{\underline{\;\;△\;\;}}{\;}$ Na2SiO3+CO2↑或CaCO3+SiO2 $\frac{\underline{\;\;△\;\;}}{\;}$ CaSiO3+CO2↑(任写一个);SiC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工业上用石英砂与焦炭高温条件下生成SiC同时生成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3C$\frac{\underline{\;\;△\;\;}}{\;}$SiC+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恒温时,在固定容器中充入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在达到平衡后,若又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当达到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NO2(g)的体积分数将B(A.增大、B.减小、C.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氮元素的化合态与游离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已知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4NH3(g)+5O2 (g)?4NO(g)+6H2O(g)△H=-905KJ/mol
②N2(g)+3H2(g)?2NH3(g)△H=-92.4kJ/mol
③2H2(g)+O2(g)═2H2O(g);△H=-483.6kJ/mol
④N2 (g)+O2 (g)═2NO (g)△H=QKJ/mol
反应①中有关化学键的键能(kJ/mol)如下:H-O键:463,H-N键:391,O=O键;497.则NO中的化学键键能为631.5kJ/mol,Q=+180.5.
(2)向某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充入2.4molNH3,3.1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 (g)?4NO(g)+6H2O(g)△H=-905KJ/mol;测得平衡时反应体系中某种量值X与压强p、温度T之间的变化如图Ⅰ所示.

①X表示NH3的百分含量,则p2>p1(填“>”或“<”);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b)=K(c)(填“>”、“<”或“=”).
②X还可以表示a(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b.NO的产率    c.△H
(3)一定温度下,向2L某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充入1.6molNH3,3.3molO2,测得NO、某种物质a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①a物质是NH3,前3min内H2O表示的平均反应熟虑为v(H2O)=0.20mol/(L•min)
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7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
(1)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a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b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c kJ•mol-1
现在采用新工艺的总反应为3CO(g)+3H2(g)?CH3OCH3(g)+CO2(g),该反应的△H=(2a+b+c)kJ•mol-1,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C{H}_{3})c(C{O}_{2})}{{c}^{3}(CO){c}^{3}({H}_{2})}$.
(2)增大压强,CH3OCH3的产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原工艺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分别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无反应③发生.新工艺中反应③的发生提高了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反应③消耗了反应②中的产物H2O,使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CH3OCH3的产率.
(4)为了寻找合适的反应温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每次实验保持原料气的组成、压强、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实验结果如图.C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温度低于240℃时,CO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于240℃时,CO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在较低温时,各反应体系均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O的转化率也增大;在较高温时,各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

(5)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浓度/mol•L-10.640.500.50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填“>”“<”或“=”)v(逆).
②若开始只加入CH3OH,经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α(CH3OH)=9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molN2和7.5molO2,在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mol.
①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 (NO)=0.2mol•L-1•min-1;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
②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cd(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正反应速率             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2)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如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2CO(g)?2CO2(g)+N2(g) 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H<0 (选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图中画出c(NO) 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K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族
周期
I 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A       
2  DE GI
3B C F H 
4JK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Ne,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F,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F2,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K.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酸性最强的是HClO4,呈两性的是Al(OH)3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HF,
(4)在这些元素中(除I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5)D和K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6)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用较少的碳原料生成较多的燃料提供给人类,一碳化学应运而生.合成气(CO、H2)、甲烷和甲醇是一碳化学的基础原料,表所列为25℃、101kPa时四种物质的燃烧热:
化学式△H/(kJ?mol-1化学式△H/(kJ?mol-1
CO(g)-283.0CH4(g)-890.3
H2(g)-285.8CH3OH(l)-726.5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用合成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l)△H=-128.1kJ?mol-1
(2)工业上可利用甲烷制造合成气,发生的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某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 CO2和6mol CH4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这时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则该反应在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2mol?L-1?min-1;在相同温度下,将上述反应改在起始容积为4L的恒压密闭容器内进行,则到达平衡的时间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min.
(3)反应CH3OH(g)+CO(g)?HCOOCH3(g)△H=-29.1kJ?mol-1为一碳化学在有机合成方面的重要应用.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在下列各压强数据中,工业上制取甲酸(HCOOCH3)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b(填下列序号字母);
a.3.5×106Pa      b.4.0×106 Pa         c.5.0×106 Pa
②用上述方法制取甲酸甲酯的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高于80℃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又因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A(填“A”或“B”),请说明理由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水的电离程度小,c(H+)、c(OH-)小.
(2)95℃时,若1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b=13或 pH1+pH2=13.
(3)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2:9.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其原因: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和NaOH中和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