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盐溶于水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铁器生锈

分析 A、盐溶于水只是发生了电离;
B、酒精挥发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
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解答 解:A、盐溶于水只是发生了电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酒精挥发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的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孔雀石绿是化工产品,具有较高毒性,高残留,容易致癌、致畸.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孔雀石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孔雀石绿的分子式为C23H25N2
B.孔雀石绿属于芳香烃
C.孔雀石绿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D.1mol孔雀石绿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每个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2p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三个互相垂直的伸展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氮,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X的元素符号为S,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P、S、Cl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B.催化剂C.物质的性质D.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Ⅰ对于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O2、SO2
(2)为了提高生成SO2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 C;
A.增加FeS2的量  B.增大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
Ⅱ.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4)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
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A、B、C的浓度都相等
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E.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已停止
F.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体内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经检测某饮用矿泉水中K+浓度为5.85mg/L,该矿泉水中c(K+)/mmol•L-1为(  )
A.1.5B.0.10C.0.15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frac{74.5}{1.174×1000}$×100%
C.密度大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D.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题
(1)合理选择饮食和良好生活方式,是健康的重要保证,这些都离不开化学知识.
某同学位探究蔗糖的水解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向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试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将这3支试管同时水浴加热约5min均无明显现象
II.取试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砖红色沉淀
Ⅲ.取试管③,先加入NaOH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试管③中观察到产生砖红色沉淀
结论:证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2)“酒是陈的香”的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③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②④⑤.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