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室温下向10mL pH=11的稀氨水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OH-]减小
C.再加入10mL pH=3 HCl溶液,混合液pH=7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1×10-3 mol•L-1

分析 A.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大于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所以溶液中c(OH-)、c(NH3.H2O)、c(NH4+)都减小;
B.由A分析判断;
C.pH=11的稀氨水氨水的浓度大于0.001mol/L,pH=3 HCl溶液的浓度为0.001mol/L;
D.pH=11的稀氨水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为1×10-11 mol•L-1

解答 解:A.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大于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所以溶液中c(OH-)、c(NH3.H2O)、c(NH4+)都减小,溶液的导电性减弱,故A错误;
B.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是[OH-]减小,故B正确;
C.pH=11的稀氨水氨水的浓度大于0.001mol/L,pH=3 HCl溶液的浓度为0.001mol/L,二者混合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pH=11的稀氨水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为1×10-11 mol•L-1,则由水电离出的[OH-]=1×10-11 mol•L-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电离程度及溶液中粒子浓度变化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D,会根据离子关系进行变换,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好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适当催化剂作用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H2O、NH3
C.1mol该有机物在盐酸中发生水解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H+
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将氨水稀释,NH3?H2O 的电离度增大,H2O 的电离度也增大
B.水中加酸加碱都会阻碍水的电离,所以 c(H+)?c(OH-)<10-14
C.水中加酸,阻碍水的电离,所以 c(H+)=c(OH-)<10-7 mol•L-1
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微粒的浓度都会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各图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A.由甲可知: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由丁可知: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HA溶液与H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室温下,将10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B.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不变
C.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pH=3的两种酸溶液A、B,取等体积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A比酸B产生的氢气的量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强酸、B一定是弱酸B.A是弱酸、B一定是强酸
C.A是强酸、B是强酸D.A酸性一定比B酸性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 ②漏斗 ③500ml容量瓶 ④100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①③⑤⑥ (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2)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
(3)容量瓶是用来较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其上标有: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 这五项中的①③⑤(填序号)
(4)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转移
⑤洗涤 ⑥定容 ⑦摇匀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⑧④⑤⑥⑦.(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D.(填序号)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称量时NaOH固体放在纸片上称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的结构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青蒿素的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是O>C>H,在基态O原子中,核外存在3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
a.青蒿素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b.在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c.图中数字标识的五个碳原子均只以σ键与其它原子成键
(3)在确定青蒿素结构的过程中,可采用NaBH4作为还原剂,其制备方法为:4NaH+B(OCH33→NaBH4+3CH3ONa
①NaH为离子晶体,图2是NaH晶胞结构,则NaH晶体的配位数是6,若晶胞棱长为a则Na原子间最小核间距为$\frac{\sqrt{2}}{2}a$.
②B(OCH33中B采用的杂化类型是sp2.写出两个与B(OCH33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分子或离子SO3、CO32-
③NaBH4结构如图3所示.结构中存在的作用力有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在上述流程中,反应Ⅰ的化学化方程为CuFeS2+S═FeS2+CuS,反应Ⅱ滤液的主要成分为[Cu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反应Ⅰ充分进行,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固体等(答出1点即可).
(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
(3)反应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反应Ⅱ生成的一价铜氧化成二价铜. 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原因是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的溶解度.
(4)由CuSO4制得Cu可采取“湿法炼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Cu2+=Fe2++Cu.上述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
(5)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制备铜,也可以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火法熔炼工艺”中的“焙烧”程序是在通入少量空气的情况下使黄铜矿部分脱硫生成焙砂(主要成分是Cu2S和FeO)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CuFeS2+4O2$\frac{\underline{\;焙烧\;}}{\;}$Cu2S+3SO2+2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