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A.将钠在石棉网上加热熔化,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固体
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后得到黄色溶液
C.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 D.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完全溶于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液的体积为V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100% ②c=1 mol·L-1 ③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w ④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A.全部 B.①③④ C.①③ D.只有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Al3+浓度(mol·L-1)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 ℃时,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密度为ρ g/mL,将此溶液蒸去a g水或再向原溶液中加入b g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静置并恢复至25 ℃时,均恰好全部转化为CuSO4·5H2O晶体。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 B.w=
C.16a=9b D.9a=16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5ml.2mol/L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0.5mol/L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 )
A.4 B.3 C.2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4.0 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2NA
C. 0.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O3-数目为0.3NA
D.一定条件下6.4g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部分城市灰霾天占全年一半,引起灰霾的PM2.5微细粒子包含(NH4)2SO4、NH4NO3,有机颗粒物及扬尘等。通过测定灰霾中锌等重金属的含量,可知目前造成我国灰霾天气主要是交通污染。
(1) Zn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 SO42-的空间构型是 ▲ (用文字描述)。
(3) 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O3, CH2=CH-CHO, HCOOH, CH3COOONO2(PAN)等二次污染物。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
a. N2O结构式可表示为N=N=O
b. O3分子呈直线形
c.CH2=CH-CHO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d.相同压强下,HCOOH沸点比CH30CH3高,说明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
②1mo1PAN中含σ键数目为 ▲ 。
③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04,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填数字).
(4)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一射线吸收法,β一射线放射源可用85Kr,已知Kr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相紧邻的Kr原子有m个,晶胞中含Kr原子为n个,则m/n= ▲ (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中,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Z>rX>rY>rW
B.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
C.四种元素均可与氢元素形成18电子分子
D.四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