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类别、用途或储存方法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Na2CO3 | B. CH3COOH | C. NH3·H2O | D. Na2SiO3 |
碱 | 弱电解质 | 混合物 | 正盐 |
|
|
| 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500 | 800 | ||
①2H2(g)+CO(g) | K1 | 2.5 | 0.15 |
②H2(g)+CO2(g) | K2 | 1.0 | 2.50 |
③3H2(g)+ CO2(g) | K3 |
(1)反应②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K(B)(填“>”、“<”或“=”)。
(3)判断反应③△H 0; △S 0(填“>”“=”或“<”)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在500℃、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测得某时刻H2、CO2、 CH3OH、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2 mol、10 mol、10 mol,此时v(正) v(逆) (填“>”“=”或“<”)
(4)甲醇燃料电池通常采用铂电极,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5)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0.2 mol/L的醋酸与0.1 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铁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常温下将0.2mol/L HCl溶液与0.2mol/L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0.2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填“>”、“<”、或“=”)
②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c(Cl-)-c(M+)= mol/L。
(2)常温下若将0.2mol/L MOH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 MCl的水解程度。
(填“>”、“<”、或“=”)
(3)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的pH 。(填“>7”、“<7”、或“无法确定”)
(4)用0.1032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序号 | 0.1032mol/L HCl溶液体积/mL | 待测NaOH溶液体积/mL |
1 | 27.83 | 25.00 |
2 | 26.53 | 25.00 |
3 | 27.85 | 25.00 |
①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D.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溶液液面最低点在“0”点以下
(5)滴定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已知一些银盐的颜色和Ksp(20℃)如下,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
化学式 | AgCl | AgBr | AgI | Ag2S | Ag2CrO4 |
颜色 | 白色 | 浅黄色 | 黄色 | 黑色 | 红色 |
Ksp | 1.8×10-10 | 5.0×10-13 | 8.3×10-17 | 2.0×10-48 | 1.8×10-10 |
滴定时,你认为该滴定适宜选用的指示剂是下列中的 。
A. KBr B. KI C. K2S D. K2Cr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乙醇制乙二酸乙二酯最简单的正确流程途径顺序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酯化反应 ⑦水解反应
A.①②③⑤⑦ B.⑤②⑦③⑥
C.⑤②①③④ D.①②⑤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氧化性Fe3+>I2。向Fe I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Fe2++b I-+c Cl2→d Fe3++ e I2+ 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
A.2,4,3,2,2,6 B. 0,2,1,0,1,2
C.2,0,1,2,0,2 D. 2,8,5,2,4,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NO
C.在pH=12的溶液中:NH、Na+、SO
、Cl-
D.在[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离常数(Ka或Kb)、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计算或运用正确的是( )
A.某亚硫酸溶液pH=4.3,若忽略二级电离,则其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1=1.0×10-8.60 mol2·L-2
B.Ka(HCN)<Ka(CH3COOH),说明同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C.Ksp(AgI)<Ksp(AgCl),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会出现黄色沉淀
D.Ksp(AgCl)<Ksp(AgOH),说明AgOH和AgCl均不溶于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