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质量相等的硫酸和磷酸,它们的(  )相等.
A.物质的量B.原子个数C.氢原子个数D.分子中的电子数

分析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都为98g/mol,结合n=$\frac{m}{M}$=$\frac{N}{{N}_{A}}$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

解答 解: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都为98g/mol,则质量相等的硫酸和磷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由分子式H2SO4、H3PO4可知,二者含有的O原子数、电子数相等.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以含有少量铁的粗铜粉和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CuSO4•5H2O(胆矾)晶体.设计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原理,操作①所需的混酸溶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理论配比(物质的量之比)为2:3.操作②中需要把NO与O2气体混合通入水中,混入该气体的目的是2NO+O2=2NO2、4NO2+O2+2H2O=4HN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溶液I中存在一定浓度的Fe3+、Cu2+,在该浓度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右表.操作③中某学生设计物质X为H2O,若加水调整溶液pH,则Fe(OH)3开始沉淀的pH=1.9(填“<”、“>”或“=”);而实际操作中一般不用此法调节溶液pH,其主要原因是不利于蒸发浓缩.
开始沉淀沉淀完全
Fe3+1.93.2
Cu2+4.76.7
(3)操作④中物质Y为稀硫酸.查阅资料知CuSO4•5H2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操作⑤应采取的措施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4)为测定胆矾中结晶水的数目,称取25.0g胆矾品体在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3.当固体质量为8.0g时,观察到固体完全呈黑色.请列式计算开始称取的胆矾中结晶水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C.已知pOH=-lg[c(OH-)],又知体温下正常人的血液pH=7.35,则血液的pOH为6.65
D.KCN溶液中有剧毒HCN挥发出来,为了减少HCN的生成,最佳方法是加入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研究碳、氮氧化物的性质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由MgO制成的Mg可构成“镁--次氯酸盐”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图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
(2)化合物甲、乙是两种氮的氧化物且所含元素价态均相同,其中一种氧化物为红棕色,某温度下相互转化时的量变关系如图2所示:
①甲的化学式是NO2
②图中a、b、c、d四点中,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b.t1~t2时间内v(乙)<v(甲)(填“>”“<”或“=”)
③反应进行到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NO2浓度.
(3)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已知:2NO(g)=N2(g)+O2(g)△H=-180.5kJ•mol-1
2H2O(l)=2H2(g)+O2(g)△H=+571.6kJ•mol-1,则用H2催化还原NO消除污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1和有关数据如下:
+$?_{△}^{浓H_{2}SO_{4}}$+H2O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
乙酸601.0492118
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的异戊醇、6.0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2)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d(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3)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醇的转化率.
(4)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干燥乙酸异戊酯.
(5)在蒸馏操作中,图2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b(填标号).

(6)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高(填“高”或“低”),原因是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7)本实验的产率是c(填标号).a.30%   b.40%   c.60%   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计算: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在标准状况下,130g锌完全反应能够制取氢气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B.碳化钙与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C.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Ⅰ)若某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c({H}_{2}O)}$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C(填选项编号).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υ(H2O)=υ(H2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E.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
(Ⅱ)若该密闭容器中加入的是2molFe(s)与1mol H2O(g),t1秒时,H2的物质的量为0.20mol,到第t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0.35mol.
(1)t1~t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frac{0.03}{{t}_{1}-{t}_{2}}$mol/(L.s).
(2)若继续加入2mol Fe(s),则平衡不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继续通入1mol H2O(g) 再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为0.7mol.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催化剂(只要写其中一种答案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80g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中所含原子数为NA
D.2 L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