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水合肼 (N2H4•H2O) 常用作还原剂和抗氧剂,其熔点为-40℃,沸点 118.5℃,极毒.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水合肼(N2H4•H2O)涉及下列反应: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BD(填标号).
A.容量瓶B.烧杯C.烧瓶D.玻璃棒
(2)将Cl2通入30%NaOH溶液制备NaClO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O+NaCl+H2O.
(3)实验时,如果将 NaOH 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三颈烧瓶,可能会造成的结果是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
(4)实验时可根据温度计1温度为118.5℃判断N2H4•H2O开始蒸出.
已知:N2H4•H2O+2I2═N2↑+4HI+H2O.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
①取1.250g试样,经溶解、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mL溶液.
②移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加20mL水,摇匀.
③将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当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停止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18.00mL,则产品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90%.

分析 (1)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2)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3)由N2H4•H2O+2NaClO=N2↑+3H2O+2NaCl,可知水合肼(N2H4•H2O)具有还原性,易被次氯酸钠氧化;
(4)生成水合肼 (N2H4•H2O) 进行蒸馏分离,温度计1控制馏分水合肼蒸汽温度;
碘水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
N2H4•H2O完全反应,加入最后一滴碘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说明滴定到达终点;
由N2H4+2I2=N2+4HI可知水合肼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其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BD;
(2)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O+NaCl+H2O;
(3)由N2H4•H2O+2NaClO=N2↑+3H2O+2NaCl,可知水合肼(N2H4•H2O)具有还原性,如果将 NaOH 和 NaClO 的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三颈烧瓶,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
故答案为: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
(4)生成水合肼 (N2H4•H2O) 进行蒸馏分离,温度计1温度为118.5℃,判断 N2H4•H2O 开始蒸出,
碘单质具有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则碘水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加入最后一滴碘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说明滴定到达终点;
由N2H4+2I2=N2+4HI,可知250ml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0.100mol/L×0.018L×$\frac{1}{2}$×$\frac{250ml}{10ml}$=0.0225mol,
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frac{0.0225g×50g/mol}{1.250g}$×100%=90%,
故答案为:温度计1温度为118.5℃;酸式;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9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涉及溶液配制、物质含量测定、对操作的分析评价、滴定应用等,注意根据题目信息确定溶液添加顺序,较好的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知识迁移应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称取6.0g的铁钉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选择的理论依据是利用Fe2+的还原性和MnO4-的强氧化性,而使紫色MnO4-褪色.
(2)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2Br-+SO42-
(3)在溶液X中,能在其中共存的离子或物质可以是c.
a.Fe   b.Cu   c.Cu2+   d.SCN-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入内)
□Fe+□H2SO4(浓)$\frac{\underline{\;\;△\;\;}}{\;}$□Fe2(SO43+□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乙酸乙酯是无色的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77.1℃,实验室某次制取它用冰醋酸14.3mL,95%乙醇23mL,还用到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醇合物的氯化钙溶液,主要仪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是:①先向A蒸馏烧瓶中注入少量乙醇和所用的浓H2SO4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乙醇与冰醋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7:5;②加热油浴,保持温度在135℃~145℃之间;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料速度使蒸出酯的速度与进料速度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成;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馏出后,停止加热;⑤取下B吸滤瓶,将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摇荡,直到无气泡产生为止;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⑦将饱和CaCl2溶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摇荡一段时间静置,放出水层(废液);⑧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⑨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
试回答:
(1)实验中的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边加料,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减小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酯化方向进行.
(3)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溶解乙醇,和乙酸反应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如果用NaOH浓溶液代替Na2CO3,将引起的后果是酯的水解速率增大.
(4)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除去粗酯中的乙醇.
(5)加入无水硫酸钠,其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Na2S203•5H20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I.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 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II.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 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即停止C中的反应,停止加热.     
III.过滤C中的混合液.
IV.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Na2S203.5H20.
回答下列问题:
①II中,“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的原因S2O32-+2H+═S↓+SO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IV中,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③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NaOH溶液.
(2)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 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_{4}^{2-}$全部转化为Cr2O${\;}_{7}^{2-}$;再加过KI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混合溶液V mL,将其平均分成4等份,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0mol.L-1 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编号1234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18.0217.9818.0020.03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_{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_{3}^{2-}$═2I-+S4O${\;}_{6}^{2-}$.
Ⅰ.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后,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Ⅱ.从表格所给数据计算:一份待测溶液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00 ml
Ⅲ.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2.4×10-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近日,一家中国企业并购了刚果(金)大型铜钴矿.据媒体分析,中国是钴消费大国,但钴资源贫乏,为获取钴资源是此次收购的重要原因.钴是制造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原料,硫酸钴晶体可用于制造碱性电池、生产含钴颜料和其它钴产品.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制备硫酸钴晶体(Co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
(1)均速向钴渣和稀硫酸的化合物中通入SO2,使Co(OH)3、Fe(OH)3被充分浸取,其中浸取Co(OH)3的离子方程式为2Co(OH)3+2H++SO2=2 Co2++SO42-+4H2O;
(2)除铁过程中,若选用氧化性更强的NaClO除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氧化性过强会使Co2+被氧化.
(3)滤渣Ⅱ的成分为Fe(OH)3
(4)过滤Ⅱ得到的滤液经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到40℃结晶操作得到CoSO4•7H2O粗产品.冷却到40℃结晶的原因是防止析出硫酸钠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在实验室可以在试管a中加入3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 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b中通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3)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a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暴沸.
(4)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5)乙酸和乙醇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羧基、羟基.
(6)实验完成后,观察到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可通过分液(填操作名称)的方法进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氯酸(HClO3)具有强酸性及强氧化性,可用于制取多种氯酸盐.Ba(ClO32、AgClO3可溶于水.40%的氯酸溶液加热时会分解,产物可能有O2和Cl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用氯酸钡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氯酸,反应原理为Ba(ClO32+H2SO4═BaSO4↓+2HClO3
①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将氯酸分离出来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2)某科研小组按照如图2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氯酸的分解产物.
①装置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绿色气体,由此可知氯酸分解的产物中有Cl2
②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氯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③检验另一气体产物的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C的出气口,现象是木条复燃.
(3)浓度较高的氯酸与铜反应会生成ClO2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ClO3-+4H+=Cu2++2ClO2↑+2H2O.
(4)氯酸钠在常温下为白色粉末,味咸,约300℃时释放出氧气,较高温度全部分解.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NaCl与氯酸钠(至少写两种,不包括本题中已使用的性质):
①将两种固体物质加热到300℃以上,若有气体产生,证明待鉴物质为NaClO3
②在两种待鉴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待鉴物质为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E2-E1
B.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C.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
D.使用催化剂使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为配制0.01mol•L-1 的KMnO4 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B.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