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某温度下,0.1mol/L NaHS溶液显碱性,则下列关系式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Na+)=c(HS-)+2c(S2-)+c(OH-
B.c(H2S)+c(HS-)+c(S2-)=0.1 mol/L
C.将上述溶液稀释至0.01 mol/L,c(H+)•c(OH-)不变
D.c(S2-)+c(OH-)=c(H+)+c(H2S)

分析 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C.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 解: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S-)+2c(S2-)+c(OH-),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H2S)+c(HS-)+c(S2-)=0.1 mol/L,故B正确;
C.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将上述溶液稀释至0.01 mol/L,c(H+)•c(OH-)不变,故C正确;
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S-)+2c(S2-)+c(OH-),根据物料守恒得c(H2S)+c(HS-)+c(S2-)=c(Na+),所以得c(S2-)+c(OH-)=c(H+)+c(H2S),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的理解及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守恒原理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等物质的量的CH4、C2H4、C2H2,分别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2H2含碳量最高,燃烧生成的CO2最多
B.C2H2燃烧时火焰最明亮
C.CH4含氢量最高,燃烧生成H2O最多
D.CH4、C2H4燃烧生成H2O质量不同,消耗O2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图反应:
2SO2(g)+O2 (g)?2SO3(g) (△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S{O}_{3})}{{c}^{2}(S{O}_{2})•c({O}_{2})}$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了氧气的浓度(或通入氧气)
(4)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图是某厂应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据图回答:

(1)上述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二氧化碳;
(2)流程Ⅰ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3)流程Ⅱ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氨气的水溶液是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4)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流程Ⅱ中发生的总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5)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frac{1}{2}$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frac{1}{3}$,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frac{a}{2}$ 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A=$\frac{a}{12}$mol/(L•min),vB=$\frac{a}{8}$mol/(L•min);
(2)化学方程式中,x=2、y=3、p=1、q=6;
(3)反应2min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frac{a}{b}$×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1的Na2CO3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用天平称取28.6g Na2CO3•10H2O,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将其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移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①②④③⑤;
(2)写出②③步骤中,所缺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如何处理?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事实以及所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  验  事  实结    论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SO2有漂白性
浓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用磨口玻璃瓶不能保存NaOH溶液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取少量Na2SO3样品加入Ba(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Na2SO3已氧化变质
某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向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确定该溶液中存在CO32-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一定有NH4+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5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品牌抗胃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氢氧化铝、淀粉、蛋白质.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