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HCO3-+AlO2-+H2O=Al(OH)3↓+CO2
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离子刚好完全沉淀2Al3++6OH-+3Ba2++3SO42-=2Al(OH)3↓+3BaSO4
C.在碳酸氢镁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Ca2++Mg2++2HCO3-+2OH-=CaCO3↓+2H2O+MgCO3
D.氢氧化铁固体溶于氢碘酸  Fe(OH)3+3H+=Fe3++3H2O

分析 A.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碳酸氢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
B.明矾溶液中n(Al3+):n(SO42-)=1:2,设硫酸铝为1mol,应加入1.5molBa(OH)2
C.在碳酸氢镁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
D.三价铁离子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

解答 解:A.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碳酸氢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AlO2-+H2O=Al(OH)3↓+CO32-,故A错误;
B.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离子刚好完全沉淀,明矾溶液中n(Al3+):n(SO42-)=1:2,设硫酸铝为1mol,应加入1.5molBa(OH)2,离子方程式应为2Al3++6OH-+3Ba2++3SO42-=2Al(OH)3↓+3BaSO4↓,故B正确;
C.在碳酸氢镁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Mg2++HCO3-+3OH-=CaCO3↓+H2O+Mg(OH)2↓,故C错误;
D.三价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I2+2Fe2++6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反应物用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
B.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H=-57.3 kJ•mol-1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的反应热比后者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实验I:制备金属锰
B.实验II:制备并收集NO2
C.实验III:配置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D.实验IV: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回答下列问题:
(1)Na2B溶液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B2-+H2O?HB-+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填序号)CD.
A.c(B2-)+c(HB-)+c(H2B)=0.1mol•L-1
B.c(OH-)=c(H+)+c(HB-)+2c(H2B)
C.c(Na+)+c(H+)=c(OH-)+c(HB-)+2c(B2-
D.c(Na+)=2c(B2-)+2c(HB-
(3)0.1mol•L-1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B-)>c(H+)>c(B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 NaHCO3$\stackrel{△}{→}$Na2CO3
B.Mg3N2$\stackrel{H_{2}O}{→}$Mg(OH)2$\stackrel{△}{→}$MgO
C.Mg$→_{加热}^{SO_{2}}$MgO
D.MgCl2(aq)$\stackrel{蒸发浓缩}{→}$MgCl2•6H2O$\stackrel{熔融电解}{→}$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过氧乙酸(CH3COOOH)用作纺织品漂白剂,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向烧瓶中依次加入乙酸、42.5%过氧化氢溶液、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为25℃,搅拌4小时,静置15小时,得过氧乙酸溶液.
(1)制备20g38%过氧乙酸溶液至少需要42.5%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8g.
(2)过氧乙酸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000g过氧乙酸样液,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取5.00mL上述溶液与100mL碘量瓶中,再加入5.0mL2mol•L-1H2SO4溶液,用0.01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浅红色(以除去过氧乙酸试样中剩余H2O2),随即加入过量KI溶液,摇匀,用0.01000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
已知:CH3COOOH+2I-+2H+═I2+CH3COOH+H2O
2S2O32-+I2═2I-+S4O62-
①加入过量KI溶液前,需除去H2O2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I-+H2O2+H+=I2+2H2O.
②计算过氧乙酸样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请给出计算过程).
③用该法测定过氧乙酸含量比实际含量偏高的原因是(不考虑实验操作产生的误差)过量的KMnO4氧化I-生成I2或在酸性溶液中I-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有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元素A、B、C、D、E. A、D元素基态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且D元素基态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核外只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B、C元素基态原子的3p能级上均有1个未成对电子;E元素排在周期表的15列.
(1)B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13种运动状态,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电子数为3.
(2)C、E两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EC3,此化合物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是极性分子(填“极性”、“非极性”).
(3)写出D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4)B、C两元素也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BC3,但BC3经常以二聚(B2C6)的形式存在,二聚分子具有配位键,分子中原子间成键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将图中,你认为是配位键的斜线上加上箭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种新药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17N2O6
B.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的官能团
C.该化合物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该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一种锂钒氧化物热电池装置,电池总反应为xLi+LiV3O8=Li1+xV3O8.工作时,需先引发铁和氯酸钾反应使共晶盐融化.已知:Li熔点181℃,LiCl-KCl共晶盐熔点3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只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1+xV3O8-xe?═LiV3O8+xLi+
C.放电时Cl?移向LiV3O8电极
D.Li-Si合金熔点高于3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