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烟气中含夺SCX夺大量有害的物质,烟气除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石灰石法烟气除硫工艺的主要反应如下:
I CaCO3 (s)?CO2 (g)+CaO(s)△H=+178kJ/mol
ⅡSO2(g)+CaO(s)?CaSO3(s)△H=-402kJ/mol
Ⅲ2CaS03(S)+02 (g)+4H2O(I)?2(CaS04•2H2O](S)△H=-234.2kJ/mol
(1)试写出由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热化学方程式2SO2(g)+2CaS03(s)+02(g)+4H2O(l)=2[CaS04•2H2O](s)△H=-681.8kJ/mol.
(2)反应Ⅱ为烟气除硫的关健,取相同用量的反应物在3种不网的容器中进行该反应,A容器保持恒温恒压,B容器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保持恒容絶热,且初始时3个容器的容积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3个容器中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 aA>aB>aC
b.当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谈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B两个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tA>tB
d.当C容器内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3)依据上述反应Ⅱ来除硫,将一定量的烟气压缩到一个20L的容器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SO2的质量(mg)如下表:
时间/min
SO3/mg
温度/℃
020406080100120
T1210010525401998.70.060.06
T22100869242xxxx
①在T1温度下,计算20〜40min内SO2的反应速率2×10-5mol/(L•min)
②若其它条件都相同T1< T2,《填“>”、“<”或“=”下同);x>0.06.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器压缩为10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平衡时SO2的浓度=(填“>”、“C”或“=”)理由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1}{c(S{O}_{2})}$,温度不变,K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分析 (1)I、CaCO3 (s)?CO2 (g)+CaO(s)△H=+178kJ/mol
Ⅱ、SO2(g)+CaO(s)?CaSO2(s)△H=-402kJ/mol
Ⅲ、2CaS02(s)+02(g)+4H2O(l)=2[CaS04•2H2O](s)△H=-234.2kJ/mol.
石灰石、二氧化硫、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反应等于Ⅰ×2+Ⅱ×2+Ⅲ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2)A容器保持恒温恒压,B容器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保持恒容絶热,
a.根据平衡的移动方向判断3个容器中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
b.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变量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
c.A、B两个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和反应速率有关;
d.平衡常数和温度有关,平衡常数不变不能确定是平衡状态;
(3)①在T1温度下,计算20-40min内SO2的反应速率v(SO2)=$\frac{△c}{△t}$;
②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大;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0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等于原平衡时SO2的浓度,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解答 解:(1)I、CaCO3 (s)?CO2 (g)+CaO(s)△H=+178kJ/mol
Ⅱ、SO2(g)+CaO(s)?CaSO2(s)△H=-402kJ/mol
Ⅲ、2CaS03(s)+02(g)+4H2O(l)=2[CaS04•2H2O](s)△H=-234.2kJ/mol,石灰石、二氧化硫、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反应2SO2(g)+2CaS03(S)+02(g)+4H2O(l)=2[CaS04•2H2O](S)等于Ⅰ×2+Ⅱ×2+Ⅲ得到,根据盖斯定律,焓变=2×178kJ/mol+2(-402kJ/mol)-234.2kJ/mol=-681.8kJ/mol,
故答案为:2SO2(g)+2CaS03(s)+02(g)+4H2O(l)=2[CaS04•2H2O](s)△H=-681.8kJ/mol;
(2)a、对于A容器,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但要保持恒压,必须压缩体积,相当与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B容器为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体积缩小,二氧化硫转化率相对A要小,C容器恒温绝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相对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会小,故a正确;
b、气体质量和物质的量均在发生改变,平均摩尔质量不是变量,不能判断平衡,故b错误;
c、A容器压强比B大,故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A比B短,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3)①在T1温度下,计算20-40min内SO2的反应速率v(SO2)=[(1052-540)×10-3]÷64÷20÷20=2×10-5mol/(L•min),故答案为:2×10-5
②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大,结合表格数据,T2时的含量比T1时低,若其它条件都相同,则T1<T2;根据数据的递变规律,x>0.06,故答案为:<;>;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0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等于原平衡时SO2的浓度,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1}{c(S{O}_{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故答案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SO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反应的自发性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上九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蒿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2

B.1mol青蒿酸最多可与3molH2加成

C.青蒿酸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苯环上连有-CHO和-OH、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氢的青蒿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00 ℃时,3.88 g 的气体A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可放出氧气,且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28 g,由此可知,A的组成为( )

A.只有水蒸气 B.只有二氧化碳 C.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为测定新配稀盐酸的准确浓度.通常用纯净的Na2CO3(无水)配成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具体操作是:称取w克纯净无水Na2CO3装入锥形瓶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在酸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测盐酸进行滴定.
(1)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润洗;
(2)由于CO2的溶解会影响溶液pH,为准确滴定,终点宜选在溶液pH为4-5之间,那么在石蕊、甲基橙、酚酞三种指示剂中应选用甲基橙.当滴定至黄色变成橙色并在半分钟之内不恢复原色时,即表示到达终点.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盐酸的体积会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半分钟内不复原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填字母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6.10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依据如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1044mol/L.(保留4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中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
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
D.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NH32]OOCCH3+CO+NH3=[Cu(NH33(CO)]OOC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Fe(CO)5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的固体呈红棕色,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5+1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20CO2
(3)gd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sp2,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N.
(4)用[Cu(NH32]OOCCH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bd形成.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非极性键   d.δ键
(5)单质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2:1,面心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的两种铁晶体的密度之比为4$\sqrt{2}$:3$\sqrt{3}$(写出已化简的比例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L-1、体积均为V0的HX和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AG[AG=$\frac{c({H}^{+})}{c(O{H}^{-})}$]随1g$\frac{V}{{V}_{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溶液中导电离子数目相等
B.水的电离程度:a<b<c
C.d点所示溶液的AG=8
D.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时,c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a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硫酸锌用于制造立德粉,并用作媒染剂、收敛剂、木材防腐剂等.现欲用氧化锌矿(主要成分为ZnO,另含ZnSiO3、FeCO3、CuO等)为原料及以下工艺流程生产ZnSO4•7H2O.

(1)步骤Ⅰ的操作是酸浸和过滤,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H2SiO3(填化学式).
(2)步骤Ⅰ加入稀硫酸进行酸浸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的目的是升高温度,使反应物充分混合,以加快反应速率.
(3)步骤Ⅱ中,在pH约为5.1的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生成Fe(OH)3和MnO(OH)2两种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MnO4-+8H2O=3Fe(OH)3↓+MnO(OH)2↓+5H+
(4)步骤Ⅲ得到的滤液中,金属阳离子是Zn2+(填离子符号).
(5)步骤Ⅳ中的烘干操作需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降低烘干的温度,防止ZnSO4•7H2O分解.
(6)取28.70g ZnSO4•7H2O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68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b(填字母序号).
a.ZnO b.Zn3O(SO42c.ZnSO4   d.Zn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