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推断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2)A与D形成的18电子的化合物与FD2化合生成一种强酸,其化学方程式为H2O2+SO2=H2SO4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E2F的形成过程
(4)如图为某新型发电装置示意图,其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5)在101kPa、25℃下,16g液态C2A4在D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体C2,放出312kJ热量,则C2A4和D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 KJ•mol-1

分析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E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Na;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推知F为S元素、G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E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Na;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推知F为S元素、G为Cl元素.
(1)B为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
(2)H与O形成的18电子的化合物为H2O2,与SO2化合生成一种强酸,即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为:H2O2+SO2=H2SO4
故答案为:H2O2+SO2=H2SO4
(3)化合物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故答案为:
(4)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气再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水,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故答案为:H2-2e-+2OH-=2H2O;
(5)在101kPa、25℃下,16g液态N2H4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体N2,放出312kJ热量,则1molN2H4和O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12kJ×$\frac{1mol×32g/mol}{16g}$=642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 KJ•mol-1
故答案为:N2H4(l)+O2(g)═N2(g)+2H2O(l)△H=-624 KJ•mol-1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实验小组利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到100℃左右时易升华.如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2)实验中a与b两个酒精灯应先点燃a,目的是让氯气充满装置,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3)收集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装置(Ⅱ)也有缺点,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4)b酒精灯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D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操作是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
(5)实验中还缺少一个除杂装置,目的是除去除去生成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应选择C 做除杂剂
A.饱和NaHCO3    B.水      C.饱和食盐水     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0.1mol•L-1NaCN溶液中含有HCN和CN-的总数为0.1×6.02×1023
D.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浓度为0.01mol•L-1的HCl溶液VmL,加水稀释到2VmL,取出10mL,则这10mL溶液中c(H+)0.0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 Na投入到97.7 g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3%
B.25 g CuSO4•5H2O溶于75 g水之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C.Na2O2溶于水后溶质未发生改变
D.6.2 g Na2O溶于水后溶质仍为6.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①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溶液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过量的MnO2与浓盐酸反应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反应
⑤过量稀硝酸与铁反应;
⑥过量的水与一定量的氯气反应;
⑦常温下,过量的浓硫酸与铝反应.
A.②③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⑦D.①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向某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人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人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一定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  )
A.(1)图显示M中只有一种溶质且为Na2CO3
B.(3)图显示M中有两种溶质且为Na2CO3.NaOH
C.(2)图显示M中有两种溶质且为Na2CO3.NaHCO3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CO2(g)+H2(g)△H=-41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的时间/min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COH2OCO2H2
1400t1放出热量:32.8 kJ
2800t2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65.6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化学反应速率为:v(H2O)=$\frac{4}{{Vt}_{1}}$mol/(L•min)
(5)已知:2H2 (g)+O2 (g)=2H2O (g)△H=-484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
(6)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若用200mL 5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3CO2+5OH-═2CO32-+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mol H2O含6.02×1023个H2O;2mol H10mol 质子. 0.5mol H2SO4中含6.02×1023个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