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中A、B、C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使用分液漏斗的装置图.

(1)从①~⑩中选出必须使用分液漏斗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倒扣分).

①酒精与浓硫酸混合共热制乙烯.

②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共热制取氯化氢.

⑤较浓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制二氧化硫.

⑥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二氧化氮.

⑦用饱和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共热制氮气.

⑧用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⑨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⑩从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单质.

(2)下述装置中真正能起到分液作用的是________(填“A”、“B”或“C”),可应用于________物质的分离.

答案:
解析:

  (1)②④⑦;⑤⑥⑧;⑩

  (1)②④⑦;⑤⑥⑧;⑩

  (2)C,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
乙醇
乙醇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OOH+C2H5OH
H2SO4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H2SO4
CH3COOC2H5+H2O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C9H10O3
C9H10O3
.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3
3
个.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nCH2=CH2
催化剂

或CH2=CH2+H2O
催化剂
CH3CH2OH
nCH2=CH2
催化剂

或CH2=CH2+H2O
催化剂
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浦东新区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H2、CO2、H2S等
H2、CO2、H2S等
(填2种).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3)请利用上述A、C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足量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5)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a、b
a、b
,再打开止水夹
c
c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

(6)试管丁中的NO2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倒插水中,试管9/10充满水,则原试管丁中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可能为
42.08或44.04
42.08或44.04
.(保留二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ⅦA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 b
圆底烧瓶
圆底烧瓶

(2)该小组查阅资料显示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下列原理: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根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
A
A
装置制取氯气.
(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与D装置的
X
X
导管(选X或Y),写出D装置中
①处棉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Cl2+2Br-=2Cl-+Br2
Cl2+2Br-=2Cl-+Br2

②处棉球的现象:
棉球变蓝
棉球变蓝

③处棉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Cl2+2OH-=Cl-+ClO-+H2O
Cl2+2OH-=Cl-+ClO-+H2O

(4)D装置中④的作用:
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其它合理表达均可)
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其它合理表达均可)

(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你认为上述实验现象能证明上述结论吗?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其它合理表达均可)
不能,因为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其它合理表达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承德市宽城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下图中A、B、C是常见的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里用A装置加热可制取氯气,为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可让A中逸出的气体在进入收集装置前依次通过分别装有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洗气瓶B,此时应从B装置中的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气体.

(2)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使集气瓶充满________色的________(填烟或雾),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_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2分) I.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Ⅵ)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________反应来实现。
(2)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副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合成路线中从化合物Ⅳ到化合物Ⅴ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化合物Ⅲ、Ⅳ和Ⅴ的说法中,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Ⅲ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B.化合物Ⅳ和Ⅴ均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Ⅳ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化合物Ⅴ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E化合物Ⅲ、Ⅳ和Ⅴ均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F.化合物Ⅲ不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