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C.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分析 根据图象找出可用来比较Fe(OH)3与Cu(OH)2溶度积常数点,可用b、c进行计算;由a点变到b点,PH增大,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不会增大溶液的PH;Kw只与温度有关,位于曲线上的点为饱和状态,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SP[Fe(OH)3]与KSP[Cu(OH)2]的大小,KSP[Fe(OH)3]=c(Fe3+)•(OH-3=c(Fe3+)•(10-12.73
K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SP[Fe(OH)3]<KSP[Cu(OH)2],故A正确
B.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C错误;
D.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pH、水的离子积等,对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定量或定性处理,找出数据(或坐标点)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明确坐标点所表达的涵义;对溶度积和水的离子积有正确的理解.该题型重在考查综合能力,如分析(比较)、理解(转换)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的情况如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0.025mol/(L•min).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AC.
A.0.20mol/L      B.0.12mol/L         C.0.10mol/L        D. 0.08mol/L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 NH3(g)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KJ/mol.
(2)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H-HN≡N
键能/kJ•mol-1435943
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390kJ•mol-1
(3)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4NH3(g)+3O2(g)═2N2+6H2O(g)△H1=-a kJ•mol-1
N2(g)+O2(g)═2NO(g)△H2=-b kJ•mol-1
求:若1mol 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H3=$\frac{3b-a}{4}$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
(4)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2△H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将氨水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是先产生蓝色沉淀,后逐渐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1)Al(NO33是制备钠硫电池部件的原料之一.由于Al(NO33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①加入过量氨水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②操作b为:过滤.
③Al(NO33待测液中,c(Al3+)=$\frac{1000m}{51v}$ mol/L(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2)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物质NaSAl2O3
熔点/℃97.81152050、
沸点/℃892444.62980
①根据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应控制在C(填字母)范围内.
A.100℃以下   B.100~300℃C.300~350℃D.350~2050℃
②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电极B发生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③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X═2Na+xS(3<x<5),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x2--2e-═xS.
(3)若把钠硫电池作为电源,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如图2所示,槽内的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则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试分析左侧溶液蓝色逐渐变浅的可能原因是:右侧溶液中生成的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溶液,并与左侧溶液中I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I2+2S2O32-═S4O62-+2I-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表:
物质Cu(OH)2Fe(OH)3CuClCuI
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加入CuO,调至pH=4,使溶液
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2.6×10-9mol/L.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2CuCl2•2H2O$\frac{\underline{\;\;△\;\;}}{\;}$Cu(OH)2•CuCl2+2HCl+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2Cu2++4I-═2CuI↓+I2).用0.100 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①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学校新购入的烧碱的纯度(烧碱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实验步骤为:①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4.1g烧碱样品.
②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
④在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或甲基橙(填指示剂),用0.201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
(2)该小组测得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2022.90
第二次10.000.5020.40
第三次10.004.0024.10
第四次10.000.0020.00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PAFC{聚合碱式氯化铝铁,通式:[FeaAlb(OH)xCly]n}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以高铁铝土矿、硫酸厂渣尘为配料(主要成分:Al2O3、Fe2O3,杂质FeO、SiO2等)为原料制取PAFC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提高“酸溶”速率,除适当增大盐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或减少固体配料的粒直径(举一例).
(2)“酸溶”时,Al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SiO2(写化学式)
(3)“氧化”时,NaClO3氧化Fe2+,本身被还原为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
(4)“聚合”时,若将溶液pH调得过高,可能造成的影响是铁转化为Fe(OH)3沉淀,铝转化为Al(OH)3或AlO2-
(5)$\frac{n(Al)}{n(Fe)}$是衡量PAFC净水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通过实验确定产品中$\frac{n(Al)}{n(Fe)}$的比值.
步骤1.准确称取5.71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氨水,过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3.350g固体.
步骤2.另准确称取2.855g样品,溶于足量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固体0.4000g.
①通式[FeaAlb(OH)xCly]n中,a、b、x、y的代数关系式为3a+3b=x+y.
②产品中n(Al)/n(Fe)的比值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0-14,则纯水中c(H+)=1.0×10-7mol/L;若某酸溶液中c(H+)=1.0×10-4 mol•L-1,则溶液中c(OH-)=1.0×10-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