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称取1.59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mL用0.010mol•L-1盐酸滴定,得到图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样品n(NaHCO3)=(28.1-11.9)×10-4mol
B.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
C.计量点①-②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NaOH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分析 A.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先后顺序是CO32-+H+═HCO3-、HCO3-+H+═H2O+CO2↑,根据图知,0-11.9mL时发生的反应为CO32-+H+═HCO3-、11.9-28.1mL时发生的反应为HCO3-+H+═H2O+CO2↑,11.9mL-28.1mL发生反应的NaHCO3包含原来的和Na2CO3转化的,据此计算样品n(NaHCO3);
B.溶液pH=4,显示酸性,溶液中溶质为NaCl、H2CO3
C.计量点①-②之间是NaHCO3和稀盐酸的反应;
D.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先后顺序依次是NaOH、Na2CO3、NaHCO3

解答 解:A.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先后顺序是CO32-+H+═HCO3-、HCO3-+H+═H2O+CO2↑,根据图知,0-11.9mL时发生的反应为CO32-+H+═HCO3-、11.9-28.1mL时发生的反应为HCO3-+H+═H2O+CO2↑,11.9mL-28.1mL发生反应的NaHCO3包含原来的和Na2CO3转化的,根据HCO3-+H+═H2O+CO2↑知,样品n(NaHCO3)=n(HCl)=(28.1-11.9)×10-3L×0.01mol/L×10=(28.1-11.9)×10-4mol,故A正确;
B.溶液pH=4,显示酸性,溶液中溶质为NaCl、H2CO3,则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故B正确;
C.计量点①-②之间是NaHCO3和稀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C正确;
D.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先后顺序依次是NaOH、Na2CO3、NaHCO3,所以应该有3个计量点,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及图象分析能力,正确理解图象中曲线变化趋势与发生的反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各个拐点溶液中溶质成分,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氮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请用电子式表示氮气的形成过程:

(2)联氨(N2H4)是一种还原剂.已知:H2O(l)=H2O(g)△H=+44kJ/mol.试结合下表数据,写出N2H4 (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g)+O2(g)=N2(g)+2H2O(l)△H=-631.7kJ/mol.
化学键N-HN-NN=NN≡NO=OO-H
键能(kJ/mol)390.8193418946497.3462.8
(3)KCN可用于溶解难溶金属卤化物.将AgI溶于KCN溶液中,形成稳定的Ag(CN)2-,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AgI(s)+2CN-(aq)?Ag(CN)2-(aq)+I-(aq).若已知Ksp(AgI)=1.5×10-16,K[Ag(CN)2-]=1.0×1021,则上述转化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1.5×10-37.(提示:K越大,表示该化合物越稳定)
(4)氨的催化氧化用于工业生产硝酸.该反应可设计成新型电池,试写出碱性环境下,该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NH3-5e-+5OH-=NO+4H2O.
(5)将某浓度的NO2气体充入一恒容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N2O4其相关图象如下.
①0~3s时v(NO2)增大的原因是容器为绝热体系,该反应正向进行放热,体系温度升高,v(NO2)增大.
②5s时NO2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作为标准液来滴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标准溶液时其中混有Na2O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所示:

Ⅰ.(1)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是过氧链(-O-O-)、酯基、醚键(填名称);
(2)上述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加成(还原)反应;
(3)蒿甲醚的抗疟作用为青蒿素的10至20倍,可由双氢青蒿素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蒿甲醚的分子式是C16H26O5
Ⅱ.香豆素也是一种可由植物提取的药物,香豆素的主要成分是芳香内酯A,A经下列步骤转化为水杨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2)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3)下列有关A、B、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
a.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共有8组峰
b.A、B、C均可发生加聚反应
c.1 mol A最多能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4)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对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写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非金属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若A常温下为固体.
①写出反应D→B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某同学经实验发现,用含1molD的溶液制取B时,制取的B总是小于0.5mol,请帮该同学分析一下原因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而稀硫酸不与Cu反应.
③B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它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形成酸雨.实验室若有尾气B产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B.
(2)若A常温下为气体.
①写出反应D→B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②当有1.5mol Cu参与反应时,理论上生成的B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③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检验D与铜反应生成B的实验装置.下图装置能否证明生成的产物B并说明原因圆底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会与NO反应生成NO2,出现红棕色,不能证明产生的是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Na+<Mg2+<Al3+<O2-B.S2->Cl->Na+>Al3+
C.Na<Mg<Al<SD.Cs<Rb<K<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数目为1.5NA
B.1 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L,1mol/L 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CH3COOH的总数为NA
D.6.0g SiO2晶体中含有0.1NA个Si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不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
A.X:澄清石灰水,Y:二氧化硫B.X:漂白粉溶液,Y:二氧化硫
C.X:氢氧化钡溶液,Y:二氧化碳D.X:偏铝酸钠溶液,Y: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结论
A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金属铁比铜活泼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还原性强于Cl-
D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