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
A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
BCO2为直线形分子CO2分子中C=O之间的夹角为109°28′
C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DHF的沸点高于HCl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A.AB.BC.CD.D

分析 A.N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
B.CO2为直线形分子,结构式为O=C=O;
C.金刚石为原子构成的具有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D.HF分子间含氢键,沸点高.

解答 解:A.N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故A正确;
B.CO2为直线形分子,结构式为O=C=O,则C=O之间的夹角为180°,故B错误;
C.金刚石为原子构成的具有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石墨为混合型晶体,故C错误;
D.HF分子间含氢键,沸点高,则HF的沸点高于HC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电离能比较、分子空间结构、晶体类型及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晶体的构成微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取一定量的铁粉与2mol•L-1稀硝酸400mL反应,反应后硝酸和铁均无剩余(铁只显+2价),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若将铁粉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并搅拌,反应过程中溶液里Fe3+、H+
NO3ˉ 三种离子中的某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曲线表示的是NO3-物质的量变化.
②若图中,当反应消耗0.2mol铁时,所需时间为2分钟,则H+离子的反应速率为1.0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己知A、B、C、D分别是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10电子微粒,其中A、B是离子而C、D是分子,且在加热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A+B→C+D,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中有一种元素是钠元素B.X、Y、Z可能是H、N、O
C.A、B可能都为阳离子D.C、D中有一种分子是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已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
甲+乙=丁+己     甲+丙=戊+已
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甲与丁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在0.1mol•L-1戊溶液中,K+Al3+  Cu2+  NO3- 能大量共存
D.1mol 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1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含钠元素的物质A、B、C、D,存在如图1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为金属钠,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2)若A为过氧化钠,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A不论是Na还是Na2O2,依据转化关系判断物质D是NaHCO3
(4)向100ml某浓度的B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后得到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所得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1.0mol•L-1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如图2所示两种情况(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忽略CO2的溶解),则曲线y所表示的溶液M中溶质的组成为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原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7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为了比较铜与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铜片、锌片、稀硫酸、CuSO4溶液、直流电源、石墨电极、导线、烧杯、试管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用品),以“接力”的方式,设计下列实验:
(1)甲同学分别将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锌不接触),小心地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气泡产生,甲同学设计的思路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可与硫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硫酸反应.
(2)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锌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是离子反应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存在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数目越多的物质,还原性一定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取等质量的两份由甲醇、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一份完全燃烧生成1.12L(标准状况)CO2,另一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
A.0.56 LB.1.12 LC.2.24 L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