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化学键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分析 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
B.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键,可能是非极性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同时发生才能发生化学变化.

解答 解: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故A错误;
B.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键,可能是非极性键,故B正确;
C.一种化合物中可能存在两种化学键,如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同时发生才能发生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采用举例法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根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式电离常数(25℃)
CH3COOHKa=1.8×10-5
H2SO3Ka1=1.23×10-2
Ka2=6.6×10-8
NH3.H2OKb=1.8×10-5
A.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水的电离是被促进的
B.Na2SO3溶液中滴加足量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CH3COOH=SO2↑+H2O+2CH3COO-
C.NaHSO3溶液呈酸性,是因为Kw/Ka1>Ka2
D.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混合后,溶液中的微粒存在以下关系:c(H+)+c(CH3COOH)=c(CH3COO-)+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B.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向无色的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2>I2
D.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30%H2O2溶液,红色褪去,向褪色后的溶液再补加NaOH溶液,不显红色,说明H2O2因显酸性而使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原理是将Cr2O72-转化为Cr3+,再将Cr3+转化为Cr(OH)3沉淀,利用硫酸工业废气中的SO2处理含铬废水,既充分利用资源、以废治废,还能节约生产成本.
(1)工业上处理100LCr2O72-含量为108mg•L-1的含铬废水,至少需要3.36L(标准状况)SO2
(2)已知:Ksp[Cr(OH)3]=1×10-30.室温下,除去被SO2还原所得溶液中的Cr3+(使其浓度小于1×10-4mol•L-1),需调节溶液pH>6.
(3)三价铬Cr(Ⅲ)与双氧水反应可用于合成铬黄(PbCrO4).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调节反应温度,考察反应温度对Cr(Ⅲ)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温度超过70℃时,Cr(Ⅲ)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较高温度下双氧水分解.
(4)光照下,草酸(H2C2O4)也能将Cr2O72-转化为Cr3+.化学式为Al2Fe(SO44的某发盐(毛发状,在空气中能被氧化)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为确定一瓶久置发盐的化学成分,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发盐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将溶液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与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MnO4-被还原为Mn2+),消耗浓度为0.4000mol•L-1的KMnO4溶液20.00mL;往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稀氨水,在空气中微热并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待沉淀不再变化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并充分灼烧后称量,得9.100g干燥固体粉末.
通过计算与合理猜想,推测该久置发盐的可能化学组成(请给出计算过程与推测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1mol/L
B.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得Al2O3
C.配制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D.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11g分子式为C3H8的链烃中含有的C-H的数目为2NA
C.室温时,1.0L  pH=13的 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D.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22.4L氢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B.硫酸分子中有H+和SO42-两种离子
C.某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族元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
D.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最新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
(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铯的原子序数为55.
(2)铯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s+2H2O=2CsOH+H2↑.
(3)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强(填“弱”或“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填序号)
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①②;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③④;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⑤;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⑥.
(2)某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 mL1.0 mol•L-1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如图A所示,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B(填“B”或“C”)表示.

(3)已知拆开1 molH-H键、1 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lkJ.当1molNH3分解需要吸收(填“放出”或“吸收”)46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