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实验一: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图: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
(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没有说明两种酸的浓度相等.
(3)在欠缺已经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盐酸的快,醋酸的慢;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关系应是体积相等.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反应放热,过量镁与水反应.
(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
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
实验二:某二元酸(H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      HB-?H++B2-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H2B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2)已知0.1mol•L-1NaHB溶液的pH=2,则0.1mol•L-1 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0.11mol•L-1(填“<”,“>”或“=”)
(3)在0.1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CD.
A.c(H+)+c(HB-)+c(H2B)=0.1mol/L         B.c(Na+)+c(OH-)═c(H+)+c(HB-
C.c(Na+)+c(H+)═c(OH-)+c(HB-)+2c(B2-)   D.c(Na+)═2c(B2-)+2c(HB-
(4)0.1mol/L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B-)>c(H+)>c(B2-)>c(OH-).

分析 实验一:(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两种酸的浓度必须相等,才能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3)醋酸为弱酸,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醋酸与镁的在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由于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生成氢气的最终体积相等;
(4)该反应放热,过量镁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
(5)盐酸醋酸氢气速率快、醋酸慢,说明盐酸的酸性较强;
(6)比较酸的强弱,还可以测定相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溶液的pH,或沉淀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
实验二:(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2)根据电离方程式知,HA-只电离不水解,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HA-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H2A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第二步电离;
(3)根据二元酸的电离方程式知,B2-只发生第一步水解,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进行判断;
(4)根据离子是否电离确定钠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浓度大小,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对大小,根据离子来源确定氢离子和B离子相对大小.

解答 解:实验一:(1)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
故答案为:Mg+2H+=Mg2++H2↑;
(2)根据产生氢气的速率判断酸性强弱时,必须指出醋酸和盐酸的浓度相等,否则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没有说明两种酸的浓度相等;
(3)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浓度相等时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则与镁的反应中,盐酸的快,醋酸的慢;由于醋酸和盐酸的浓度、体积相等,镁过量,则最终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
故答案为:盐酸的快,醋酸的慢; 体积相等;
(4)镁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所以该反应放热,导致过量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产生的氢气比理论值高,
故答案为:反应放热,过量镁与水反应;
(5)根据醋酸、盐酸与镁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知,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则盐酸的酸性大于醋酸,
故答案为: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6)判断醋酸和盐酸的酸性强弱,还可以通过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或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测定醋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pH;
实验二:(1)根据H2A=H++HA-知,H2A第一步完全电离,所以为强电解质,
故答案为:强电解质;
(2)根据电离方程式知,HA-只电离不水解,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HA-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生成0.1mol/L的氢离子,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第二步电离,所以第二步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0.01mol/L,则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小于0.11mol/L,
故答案为:<;
(3)A.H2B第一步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不存在H2B,应该为c(B2-)+c(HB- )=0.1mol/L,故A错误;
B.H2B第一步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不存在H2B,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B-),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 )=c(OH- )+c(HB-)+2c(B2- ),故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得:c(Na+)=2c(B2- )+2c(HB- ),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4)钠离子不电离,HB-能电离,所以c(Na+)>c(HB-),根据(3)知,溶液呈酸性,则c(H+)>c(OH-),水和HB-都电离出氢离子,则c(H+)>c(B2-),所以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B-)>c(H+)>c(B2-)>c(OH-),
故答案为:c(Na+)>c(HB-)>c(H+)>c(B2-)>c(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性强弱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解度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等知识,注意掌握判断酸性强弱的方法,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判断各离子浓度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负极反应为:Zn-2e-═Zn2+B.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
C.电子由碳棒经外电路流向锌D.锌锰干电池属一次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mol A 和1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
(1)前5分钟A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达平衡时B的浓度为0.1mol/L
(2)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BD
A.气体总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反应物D的浓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g)═PCl3(g)+Cl2(g)△H>0      K=1            ①
CO(g)+Cl2(g)═COCl2(g)△H<0      K=5×104       ②
COCl2(g)═CO(g)+Cl2(g)△H>0③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程度越大,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C
A.c(PCl5)=c(PCl3)=c(Cl2)=1
B.c(PCl5)=c(PCl3)•c(Cl2)=1
C.c(PCl5)=c(PCl3)•c(Cl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值表达式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3)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不变(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A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悬浊液,B溶液,C胶体.
(2)写出B中形成分散系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3)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 Fe(OH)3(胶体)+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列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SO32-、S2-、Cl-、Br-、I-、NO3-、Na+、Mg2+等离子.
(1)滴入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并出现浑浊,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2-、I-
(2)若加氯化钡溶液及盐酸的混合溶液无沉淀生成.若先加入氯水,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
(3)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加入硝酸银溶液也无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阴、阳离子只可能是NO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二酸(俗名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实验,并验证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草酸钙难溶于水,草酸沸点150℃)

(1)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乙二酸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E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
(2)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是H2C2O4$\frac{\underline{\;\;△\;\;}}{\;}$H2O+CO↑+CO2
(3)①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F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该装置有不足之处,请写出弥补不足之处的理由和具体方法:在G装置后加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CO,以防止其污染空气,应在B前加一个除草酸的装置,因为草酸也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若在两极附近分别滴加几滴酚酞,则A极附近现象为A极附近溶液变红色.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②.
①溶液中Na+向B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3)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由于氢离子在阴极放电,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OH-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甲、乙、丙三位同学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醇乙酯.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试液装置:
(2)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乙(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实验步骤]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在试管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
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3)步骤A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饱和Na2CO3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其原因是CH3COOC2H5+NaOH→CH3COONa+CH3CH2OH(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