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大小比较,气体压强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
(2)由图可知,第10min时,单位时间内A、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根据影响速率的因素分析;根据第16min时平衡移动方向分析;
(3)已知第16min时改变的条件是温度,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解答 解:(1)反应前气体物质的量小于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大,气体压强增大,故答案为:变大;
(2)第10min时,单位时间内A、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可能为升高温度或者使用催化剂;第16min时,C的物质的量减小,A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应为升高温度,故答案为:④⑥;④;
(3)已知第16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1>K2,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率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图象曲线变化的分析,把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现象 | 结论 | |
A | 向Na2O2与水反应完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 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且有少量的Na2O2剩余,而氧化石蕊使其褪色 |
B | 将盐酸与NaHCO3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出现浑浊 | 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C | Na2S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后出现浑浊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S2-+SO32-+3H2O═3S↓+6OH- |
D | 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出现白色浑浊 | 白色浑浊为析出的氯化钠晶体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 | |
B. | 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
C.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 | |
D. | 加入催化剂,逆反应速率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羟基的电子式是![]() | |
B. |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 | |
C. | CH3CH(CH3)CH=CH2的名称 3-甲基-1-丁烯 | |
D. |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4 | |
B. | 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 |
C. | 100℃时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以导致纯水呈酸性 | |
D. | 25℃时,pH=5的盐酸与pH=9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b304可表示为2Pb0•Pb02 | |
B. | 可用Pb0在空气中加热制备铅丹,其n(氧化剂):n(还原剂)=1:6 | |
C. | 0.1mol Pb304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Cl20.1 mol | |
D. | amolPb304加强热分解生成Pb0,则加热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2a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