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反应:aA(g)+bB(g)
催化剂
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
 

(3)B的平衡转化率α(B)、α(B)、α(B)中最小的值是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采取的措施是
 

(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图2中用曲线表示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由图可知第Ⅰ阶段,平衡时△c(A)=2mol/L-1mol/L=1mol/L,△c(B)=6mol/L-3mol/L=3mol/L,△c(C)=2mol/L,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浓度的变化值,可计算三个阶段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据此判断;
(3)转化率是物质的减少量与初始量的比值,计算三个阶段B的转化率,据此解答;
(4)第Ⅱ阶段C是从0开始的,瞬间A、B浓度不变,因此可以确定第一次平衡后从体系中移出了C,即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5)第Ⅲ阶段的开始与第Ⅱ阶段的平衡各物质的量均相等,根据A、B的量减少,C的量增加可判断平衡是正向移动的,根据平衡开始时浓度确定此平衡移动不可能是由浓度的变化引起的,另外题目所给条件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也不可能,因此一定为温度的影响,此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可以推测为降低温度,另外结合A的速率在三个阶段的情况,确定改变的条件一定为降低温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改变,不能抵消改变,因此达到平衡后温度一定比第Ⅱ阶段平衡时的温度低;
(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改变条件的瞬间,各组分的浓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容器体积增大,压强降低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但增大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第三次平衡时浓度,同时注意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作图.
解答: 解:(1)由图可知第Ⅰ阶段,平衡时△c(A)=2mol/L-1mol/L=1mol/L,△c(B)=6mol/L-3mol/L=3mol/L,△c(C)=2mol/L,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b:c=1mol/L:3mol/L:2mol/L=1:3:2,
故答案为:1:3:2;
(2)v(A)=
1mol/L
20min
=0.05mol/(L?min),v(A)=
1mol/L-0.62mol/L
15min
=0.0253mol/(L?min),
v(A)=
0.62mol/L-0.5mol/L
10min
=0.012mol/(L?min),
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
故答案为:v(A)>v(A)>v(A);
(3)B的平衡转化率α(B)=
3mol/L
6mol/L
×100%=50%,α(B)=
3mol/L-1.86mol/L
3mol/L
×100%=38%,
α(B)=
1.86mol/L-1.5mol/L
1.86mol/L
×100%=19%,
B的平衡转化率α(B)、α(B)、α(B)中最小的值19%;
故答案为:19%;
(4)第Ⅱ阶段C是从0开始的,瞬间A、B浓度不变,因此可以确定第一次平衡后从体系中移出了C,即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5)第Ⅲ阶段的开始与第Ⅱ阶段的平衡各物质的量均相等,根据A、B的量减少,C的量增加可判断平衡是正向移动的,根据平衡开始时浓度确定此平衡移动不可能是由浓度的变化引起的,另外题目所给条件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也不可能,因此一定为温度的影响,此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可以推测为降低温度,另外结合A的速率在三个阶段的情况,确定改变的条件一定为降低温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改变,不能抵消改变,因此达到平衡后温度一定比第Ⅱ阶段平衡时的温度低,
故答案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改变条件的瞬间,各组分的浓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容器体积增大,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大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第三次平衡时浓度,同时注意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B、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注意合理分析题中信息数据,本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更大
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abc
ASiO2Na2SiO3H2SiO3
BFe2O3FeCl3Fe(OH)3
CAlAl(OH)3Al2O3
DNaHCO3Na2CO3Na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L1.0 mol?L-1的Na[Al(OH)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
编号
HA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混合溶
液的pH
0.10.1pH=9
c0.2pH=7
0.20.1pH<7
请回答:
(1)从①组实验分析,HA是
 
(填“强酸”或“弱酸”).
(2)②组实验表明,c
 
0.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
 

(3)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A的水解程度,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3+和SO32-之间发生的反应.
(1)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这种红褐色液体是
 

(2)除了观察到以上的现象外,有成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方案一:检验溶液中含有Fe2+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案二:检验溶液中含有
 
证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用品:0.1mol/L BaCl2、3mol/L盐酸、0.1mol/LKMnO4(H+)、氯水、20%KSCN、0.5mol/LKI;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
Ⅰ预处理:将(1)中获得的混合物放在如右图装置中处理足够时间.
Ⅱ检验过程
操作现象及结论
基于方案一:
基于方案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准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请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4)Al与盐酸反应:
 

(5)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Al2O3与盐酸反应:
 

(7)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8)Al(OH)3 与盐酸反应:
 

(9)Al(OH)3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铝盐溶液加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饱和NaHCO3溶液
C
D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镍(Ni)镉(Cd)可充电的电池,放电时,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电极反应分别是:
Cd+2OH--2e-=Cd(OH)2;2NiO(OH)+2H2O+2e-=2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
C、电池充电时,镉(Cd)元素被氧化
D、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