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人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图2装置中的D(填字母)连接在活塞a前(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表数据.
乙装置的质量/g丙装置的质量/g
加热前80.0062.00
加热后80.3662.88
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3(OH)4(CO32
(5)含有Co(AlO22 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蓝色.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 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图3:

已知: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开始沉淀(pH)2.37.57.63.4
完全沉淀(pH)4.19.79.25.2
①净化除杂时,加入 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加入CoCO3 调pH为5.2~7.6,则操作1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Al(OH)3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抑制CoCl2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过滤.

分析 (1)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即碱式碳酸钴分解完毕;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在活塞a前,加装装置D,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碱式碳酸钴样品3.65g,反应前乙装置的质量为80.00g,反应后质量为80.36g,据此可以计算生成水的量;反应前丙装置的质量为62.00g,反应后质量为62.00g,据此计算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得到Co的质量和Co原子物质的量,根据Co、H、C元素守恒可知,来推导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
(5)含有Co(A10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为蓝色,可以滤去黄光的干扰;
(6)向含钴废料中加入过量稀盐酸,Fe、Al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AlCl3、CoCl2,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和CoCO3,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加入CoCO3,调节溶液的pH至7.6,使Fe(OH)3、Al(OH)3生成沉淀,然后过滤,滤渣为Fe(OH)3、Al(OH)3,滤液中含有CoCl2,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抑制CoCl2水解,然后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方法得到CoCl2•6H2O;
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离子;
②加入CoCO3调pH为5.2~7.6,则操作I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Al(OH)3
③CoCl2为强酸弱碱盐,阳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加入稀盐酸能抑制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答 解:(1)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即碱式碳酸钴分解完毕,故答案为:不再有气泡产生;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在活塞a前,加装装置D,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活塞a前;
(4)碱式碳酸钴样品3.65g,反应前乙装置的质量为80.00g,反应后质量为80.36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80.36g-80.00g=0.36g,物质的量为$\frac{0.36g}{18g/mol}$=0.02mol;反应前丙装置的质量为62.00g,反应后质量为62.00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2.88g-62.00g=0.88g,物质的量为$\frac{0.88g}{44g/mol}$=0.02mol,故Co的质量为3.65g-0.02mol×2×17g/mol-0.02mol×60g/mol=1.77g,故Co原子物质的量为:$\frac{1.77g}{59g/mol}$=0.03mol,根据Co、H、C元素守恒可知,x:y:z=0.03mol:0.02mol×2:0.02mol=3:4:2,故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Co3(OH)4(CO32.故答案为:Co3(OH)4(CO32
(5)含有Co(A10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为蓝色,可以滤去黄光的干扰.
故答案为:蓝色;
(6)向含钴废料中加入过量稀盐酸,Fe、Al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AlCl3、CoCl2,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和CoCO3,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加入CoCO3,调节溶液的pH至7.6,使Fe(OH)3、Al(OH)3生成沉淀,然后过滤,滤渣为Fe(OH)3、Al(OH)3,滤液中含有CoCl2,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抑制CoCl2水解,然后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方法得到CoCl2•6H2O;
①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加入CoCO3调pH为5.2~7.6,则操作I获得的滤渣成分为Fe(OH)3、Al(OH)3
故答案为:Fe(OH)3、Al(OH)3
③CoCl2为强酸弱碱盐,阳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加入稀盐酸能抑制水解,所以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抑制CoCl2水解,故答案为:抑制CoCl2水解;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方案设计的评价、实验装置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断开1mol H一H键、1mol N一H键、1mol N≡N 键分别需要吸收能量为436kJ、391kJ、946kJ,求:H2与N2反应生成0.5molNH3填(“吸收”或“放出”)能量放出2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E两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HE(填“>”、“<”).
(3)B、C两元素的原子半径,B>C(填“>”、“<”).
(4)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B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Cl ②(NH42SO4 ③NH4Al(SO42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
B.0.1mol•L-1CH3COOH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7):
c(CH3COO-)>c(Na+)>cCH3COOH)>c(H+
C.0.1 mol•L-1Na2CO3与0.05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frac{3}{5}$c(Na+)=c(CO32-)+c(HCO3-)+c(H2CO3
D.在0.1 mol•L-1NaHC2O4溶液(pH<7)中:c(OH-)+2c(C2O42-)=c(H+)+2c(H2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及氮的化合物有着重要的用途.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A族;NH3的电子式是
(2)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请举例说明一种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途径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选填字母).
a.图①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单键
b.图②→图③需要吸收能量
c.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4)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则氨气作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NH3(g)+3O2(g)=2N2(g)+6H2O(g)△H=-1266kJ/mol.
(5)用氨气作原料可制备重要燃料--肼(N2H4).
①通常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可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NaClO═N2H4+NaCl+H2O.
②如图为肼燃料电池示意图,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H4-4e-+4OH-=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硫酸除钢铁表面的铁锈利用了硫酸的酸性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C.胃药中含氢氧化镁是因为氢氧化镁能给人提供镁元素
D.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发醇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E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的基态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与C可形成CD型离子化合物,E的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2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DB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A、B、C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Na(用元素符号表示).
(3)AB2形成的晶体的熔点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CD形成的晶体的熔点,原因是CO2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NaCl属于离子晶体,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
(4)ED4是制取航空材料的重要原料.E与B形成的一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取该晶体和A的单质放在电炉中,并通入D2后高温加热,可制得ED4,同时产生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O2+C+2Cl2$\frac{\underline{\;高温\;}}{\;}$TiCl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将溴水和苯混合振荡,静置后分液分离,把分离出的苯置于一试管中,加入某些物质后可以在试管口产生白雾,这种物质是(  )
A.亚硫酸钠B.溴化铁C.锌粉D.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22.6220.00
222.7220.00
322.80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NaOH溶液滴入后,锥形瓶中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0.11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实验测定结果偏高的有DF.(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前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
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3)室温下,若将0.1mol•L-1盐酸滴入20mL 0.1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NH3•H2O?NH4++OH-
②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NH3?H2O.
③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c(Cl-)>c(NH4+)>c(H+)>c(OH-),在该溶液中存在多种守恒关系,其中c(NH4+)+c(H+)=c(Cl-)+c(OH-)(用离子浓度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